第(1/3)頁 蔡邕以家主的身份,站在最前面。 身后則是跟著沮授,而沮授的左后方,是一身儒生打扮的林夕。 在兩人的身后,赫然正是貂蟬、玉蟬兩姐妹。 只是今日二女身上的戎裝也換成了華服,亭亭玉立地站在門前,單從外表氣質(zhì)上來看,倒也像個大家閨秀。 畢竟入雒之前,經(jīng)過了一系列關(guān)于禮儀的特訓(xùn)…… 而蔡邕真正的親生女兒蔡琰,卻沒有出現(xiàn)在人群中。 自從進(jìn)入雒陽之后,沮授就給自己和林夕等人各自安排了一個假身份。 他是蔡邕的族弟,早在蔡邕遠(yuǎn)走吳會之地時,便一直跟隨。 林夕是蔡邕的族侄,因蔡邕膝下無子,所以林夕才被帶入京來,頗有種過繼以承宗嗣的味道。 后面的貂蟬兩姐妹,則是蔡邕的兩個女兒,長女蔡昭姬,次女蔡貞姬。 雖然現(xiàn)在的蔡貞姬已經(jīng)嫁入泰山羊氏,不過董卓大概是不會知道這件事情的,所以也不必?fù)?dān)心會被戳破。 至于真正的蔡琰嘛,沮授為了免除蔡邕的后顧之憂,在教授了貂蟬、玉蟬兩姐妹禮儀后,就被林夕派人送去了徐州。 當(dāng)然,此舉是不是有脅迫蔡邕之意,就不得而知了。 如此一來,蔡邕再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公與,老夫依然以為此舉太過冒進(jìn),不若徐徐圖之……” 站在門前,蔡邕緩緩開口,低聲說道。 聞言,身后的沮授笑了,打趣道:“怎么,事到臨頭,兄長反而怕了?” 徐徐圖之? 董卓麾下近二十萬大軍,且大多是百戰(zhàn)精銳,如何徐徐圖之? 蔡伯喈學(xué)問雖好,但于兵事,卻是一竅不通。 沮授心中感嘆道。 蔡邕卻搖了搖頭,面色嚴(yán)肅道:“老夫已過知天命的年紀(jì),有何好怕。只是你與子煦二人,若白白折損在此,倒頗為可惜。” 早在進(jìn)城之初,沮授就將自己的計劃,對蔡邕講述了一遍。 眼下蔡琰自己手里,泰山羊氏也在徐州集團的掌控下,蔡邕又是當(dāng)世名士,自然不可能去倒向董卓那邊。 而經(jīng)過這些時日的相處,蔡邕也能看得出,沮授乃是當(dāng)世大才。若此番謀劃失敗,沮授和一起來的林夕則再無活路,因此起了惜才之心,想勸沮授收手。 面對蔡邕的勸解,沮授搖頭笑道:“兄長不必為某擔(dān)憂,某既受人之托,當(dāng)忠人之事,生死早就置之度外。” 聽他沮公與的意思,此次進(jìn)京圖謀董卓,居然還是別人的計劃! 一想到這里,蔡邕不禁有些好奇。 “哦,公與受何人所托?”蔡邕問道。 沮授左右看了看,才低聲答道:“林子初。” 蔡邕想了想,終究想不出林子初是誰,便疑惑道:“林子初何許人也?為何老夫從未聽說過?” “兄長遠(yuǎn)走吳會之地十二載,而他林子初又是近兩年的后起之秀,兄長不識得也算正常。”沮授笑道,“不過,最多三五載,此人之名必然傳遍天下!” 聽沮授言之鑿鑿,蔡邕更好奇了。 公與之才,已然當(dāng)世罕見。 那連他都如此推崇的林子初,到底該是何等風(fēng)采! 剛想問兩句林朝的事跡時,卻見到遠(yuǎn)處大街上,一輛牛車緩緩駛來,周圍士卒開道,聲勢極為浩大。 排場之盛,整個雒陽也只是獨此一家。 隊伍的最前頭,呂布騎在高頭大馬上,全神戒備著。 縱然在雒陽城中護衛(wèi)董卓出行,他也不忘帶上自己那桿方天畫戟。 既是向董卓表忠心,也是賣弄自己的勇武。 自從殺了丁原之后,董卓拜呂布為騎都尉,并賜予他寶馬一匹,名曰:赤兔。 同時兩人還誓為父子,生死相依。 如此禮遇,如此厚待,對于常年在邊境吃土的呂布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的餡餅,砸得他暈暈乎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