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中醫師的優越感(下)-《重活不是重生》


    第(1/3)頁

    在此后的幾千年中,中醫在醫學領域“一枝獨秀”。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

    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并采用辨證治療,因醫德高,被人尊為“藥王”。

    唐朝以后,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倭國、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大宋朝廷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并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于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金元以后,中醫開始沒落。明清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后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藥藥理學的另一高峰。

    只可惜,自清朝末年之后,華夏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國運衰弱。同時西方思想和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涌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歷程。

    清末民國時期,那些全面接受西方思想的精英人物,西方最精華的科學技術沒學習到多少,回到自己的國家看什么都不如人,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廢除古文,廢除中文,廢除中醫,廢除一切他們認為可以代表華夏文明的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老祖宗的根挖斷。

    在這種背景之下,在華夏醫學史上,我國曾三次發生廢除過中醫的運動。

    1879年,清末國學泰斗俞樾先生在其《廢醫論》中首次明確建議廢除中醫。俞樾先生認為中醫的所有理論均建立在陰陽五行之上,輔以一些肺腑經絡的學說,這是一件非常荒謬且愚昧的事情。

    而俞樾先生的這一倡議頓時得到了晚清一大批學者的響應,比如著名學者嚴復認為“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也就是說當時的學者對于中醫的質疑基本上來源于對中國古代“玄學、巫術”也就是“迷信”的質疑。

    當你連基本理論都是錯誤的時候,還怎么能去說建立其上的學科是正確的?

    不過相較于其他學者,俞樾和嚴復已算是較為理性派,比如俞樾先生晚年的著作《醫學說》則認為“醫可廢,而藥不可廢”,雖然他有著別人所沒有的理性思維,但是“藥不可廢”依舊表明了那個時代以及一名國學研究者,而不是醫學研究者的局限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霍州市| 张家川| 图们市| 高淳县| 虹口区| 松滋市| 从江县| 富川| 宣威市| 石屏县| 平陆县| 柳江县| 邢台县| 荃湾区| 青岛市| 固安县| 平顶山市| 定边县| 绥滨县| 治县。| 闻喜县| 车致| 佛山市| 梁平县| 兴文县| 康定县| 辽中县| 渝北区| 准格尔旗| 六盘水市| 彰化市| 龙口市| 玉溪市| 内江市| 大荔县| 拉萨市| 乐陵市| 谷城县| 九江市|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