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岳中山凡人時候所在地比楊昭所在的大商還落后,處在人族氏族部落時代,應(yīng)該并非在大商境內(nèi)。 截教號稱萬仙來朝、有教無類,從岳中山的意識中楊昭深深的感受到了。 其修煉氛圍頗有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之感,修道、論道、講道不分貴賤高低,道術(shù)研究不拘一格。 截教也不很注重身份高低,在金鰲島,有通天教主的親傳、內(nèi)門、外門、記名弟子。 這岳中山屬于二代弟子,估計身份地位也一般,否則他師父不會不來尋找救援他。 有修為更高的二代弟子也已經(jīng)收了三代弟子,也分為記名、外門、內(nèi)門弟子等等。 弟子數(shù)量繁多,除了通天教主那些親傳弟子、隨侍弟子外,其它弟子很少論輩分,恐怕也很難掰扯清楚,大家都以“道友”相稱,而且派系林立,但大部分關(guān)系和諧、團結(jié)活潑。 “這有點恐怖了。”楊昭作為過來人,對截教的“學(xué)術(shù)”之風(fēng),團結(jié)合作氛圍深深觸動了,若任由截教如此發(fā)展下去,其必將成為天地間第一大教,闡教、人教和西方教根本無法和截教比。 此時,楊昭根據(jù)封神事件推測,也隱隱的有所感悟,封神大劫中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聯(lián)合準提、接引對付通天教主,可以說是聯(lián)合外人對付自己人,如此行徑竟然被鴻鈞老祖默許,有其必然性。 若任由截教如此發(fā)展,根本沒有后來人教、截教、西方教什么事,恐怕樹立以天庭為總攬的天地秩序也極難。 這一批截教弟子天不怕地不怕,團結(jié)一致誰能鉗制的了,根本沒有誰會鳥天庭的,天地秩序也難以建立起來。 比如這個岳中山,只是筑基境修為,在洪荒算是最低的煉氣士了,但仗著是大教弟子、圣人門下,做事肆無忌憚,在洪荒屠戮了不少散修,甚至是凡人,惹了不少罪孽、因果。 從其記憶中可知,他之所以敢如此,那是因為截教弟子都有一個觀念,就是覺得圣人擁有鎮(zhèn)壓氣運至寶,作為圣人門下,自覺地天罰不加身,罪孽不懲罰,所以做事才肆無忌憚。 而此時,楊昭斬殺了此陰神,竟然獲得如此多的功德,讓楊昭隱隱有所推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