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大明文魁》
第(3/3)頁
次日皇明日報,新民報,天理報將此平播大詔刊之傳遍四方,士民無不振奮,四夷無不膽寒。
萬歷坐步攆由十幾名太監抬著緩緩走下午門。至于太子則亦步亦趨跟在天子身后。
今日如此場合是太子第一次陪同天子接受百官的朝賀。
林延潮,沈一貫等九卿皆著吉服在城樓下一并向天子行賀禮。
“平播之役全仰仗吾皇圣武昭宣,攬獨斷之上謀,不以眾囂而微動,決進剿之長策,雖小敗卻彌堅,故疆吏有所依憑,軍資有所請給,功罪有所分別,以致窮取奇捷,超古震今,威加四方!”
天子聞言龍顏大悅道:“諸位愛卿亦有其功。”
林延潮繼續道:“臣愧不敢當,臣有一言向稟告陛下?!?
天子笑容滿面道:“朕今日很高興,正要回宮接受嬪妃們的慶賀,林先生長話短說吧!”
林延潮道:“啟稟陛下,眼下兩宮已畢,倭國播州已平,又多了倭國歲貢百萬兩之銀,太倉之困實已緩解,礦稅實已不必再行,臣請陛下撤回派至各省的中使,廢除礦稅負,使商路暢通,紓困于百姓。”
頓見天子笑容少了大半。
林延潮知道在這個時候進諫,并非是一個很好時機,很容易惹天子不悅,但為官有時候當圓滑,有時候又不能太圓滑。
天子看向林延潮道:“朝鮮,播州之役若非林先生運籌帷幄,朝廷焉有今日之風光?!?
林延潮道:“這都是列祖列宗庇佑,臣仰仗陛下之洪福,三軍用命報答君恩,臣不敢竊據其功。”
天子道:“林先生,你是治世之才?!?
說到這里天子轉身對身后的太子言道:“為人臣者,德,才,忠三者實難兼備,如林先生這樣的,可以為百官表率了?!?
太子聞言看了林延潮一眼,向天子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說到這里天子對林延潮道:“你功勞在朕心底,其余不用多說,幾日內就會有旨意下達?!?
聽到這里林延潮哪不知天子的路數,仍是道:“臣謝過陛下,但礦稅不可不廢啊?!?
“太急了吧?!?
“礦稅不廢,臣又如何能在五年內使商稅為國入。”
天子微微笑道:“林卿,朕今日實已疲,此事以后再議!”
林延潮還欲再言,但見天子已是起駕離去。而太子見此向林延潮點了點頭,也跟上天子儀仗。
看到這一幕,林延潮默立良久,一旁于慎行上前道:“次輔,改日再勸吧!”
林延潮回過頭對于慎行道:“天下之任,何其重也。仆敢不兢兢業業,如何能一日拖一日呢?”
數日之后,炎夏過去,一場秋雨過后,京城里終于有了幾分涼意。
這不過是一個尋常的午后。
紫禁城城頭盤飛的雀鳥依舊如常起起落落。
李俊手捧著黃包袱與十幾名太監至內閣宣旨。
林延潮一見李俊有些出乎意料,自上一次天子要暫緩太子冊封后,李俊已很少如此大張旗鼓。
哪知李俊卻滿臉堆笑地對林延潮道:“林老先生大喜啊!”
一旁的沈一貫,李俊也對他道:“沈老先生也是大喜??!咱家在這里獻給兩位老先生道賀,事先討些賞錢?!?
林延潮,沈一貫對視一眼,做官到了他們這一步,對于下面的事心底都有幾分了然。
“豈敢?!绷盅映钡Φ馈?
午后秋陽斜照,一道穿堂風吹過,林延潮不由瞇著眼睛,伸手捋了捋須,身上的大紅蟒衣隨風微微鼓起。
遠處內閣中書,閣吏正穿梭各房有條不紊地處理公事,中使來內閣宣旨或傳達口諭,這是常有的事,絲毫不影響他們。
林延潮面望著這一切,然后對李俊點了點頭。
李俊打開黃包袱捧旨上前走向了北位,然后轉過身對林延潮道:“林老先生接旨吧!”
林延潮清了清喉嚨,拜下道:“圣躬萬福!”
李俊也清了清嗓子,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精求理道,眷倚名賢,冀紹修謨烈之陸,用敷賁基圖之重。帝賚予弼官惟其人……
……咨爾資政大夫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林延潮,身涵經世之才,猷抱佐王之道,術有奧衍閎深之識,而出以忱怐有端方直亮之操……
……值此國家多事之秋,社稷危難之間,卿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立扶綱常,先通海運,定策朝鮮,乃定播州,制降倭國,楊氏授首,東夷稱臣。蓋有不世之略,可建不世之勛,然必非常之人,克成非常之事,國家于輔弼之臣,怎可吝于褒獎。既大書于彝鼎,宜顯示于朝廷。
茲特進爾太子太保兼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錫之誥命?!?
說到這里,林延潮神情微微一動。
“……于戲,虞帝命官百揆兼于大禹,周王訓治六官制自姬公,尚其……”
話音落下,林延潮知發生了什么,太子太保為從一品。從此他官至一品,位極人臣,他明白這固然是皇帝用高官厚祿來封自己的嘴。
說到這里,李俊頓了頓再言道。
“初任,翰林院修撰!”
“二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
“三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讀!”
“四任,歸德府同知!”
“五任,歸德府知府!”
“六任,詹事府左庶子兼侍讀學士!”
“七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八任,禮部右侍郎!”
“九任,禮部左侍郎!”
“十任,禮部尚書!”
“十一任,今職!”
制日:……萬歷二十七年九月二日,欽此!”
林延潮道:“臣林延潮領旨謝恩!”
李俊滿臉堆笑,上前攙扶林延潮道:“林老先生,地上涼,快請起吧!”
這幾乎是千篇一律官場用語,其實不勞李俊攙扶,林延潮已自己起身,但最后還是讓他扶了一把。
此刻林延潮心中倒是平靜,與年少時意氣風發倒是另一等心境,仿佛千帆于心中過盡,百味皆淡。
“林先生,不到四十歲即官居一品,這般古往今來富貴幾人可及?咱家跟著頒這一道圣旨也是三生有幸。”
林延潮看了李俊一眼,笑了笑道:“李公公,可知為何古今侯王都自稱孤、寡、不谷?”
李俊一愣道:“不知。”
林延潮道:“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是因受國之垢,故而以賤名自稱。”
“以賤名自稱,就是要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勿生欺民之心?!?
“受教了?!?
林延潮聞言微微一笑,舉手撫須,為官之初,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官居一品,位極人臣之時,但到了眼前一幕,他心境卻是如此平和。
這喜悅之情遠不如當初入閣大拜之時,但卻多了幾分滄桑。為官這一年來林延潮晨起對鏡細看,鬢間已有了白發,容顏亦不復少年時。
沈一貫先是向林延潮道:“下官恭賀次輔了。”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多謝沈閣老?!?
然后李俊對沈一貫宣旨,三輔沈一貫也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大學士。
宣旨后,官員們聞訊皆先后前來閣中道賀。
林延潮與沈一貫坐在公座上一面接受官員的道賀,一面閑聊。
林延潮突聊起道:“范文正公晚年不修府邸,子孫皆勸?!?
沈一貫點了點頭。
“當時范文正公答說,‘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也可排除在外,又何況居室乎?’
‘吾今年逾六十,時日已經無多,去謀些府第、種些園圃,又有多少時日可以居?。课嶂?,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
‘何況京中洛陽的士大夫家里園林相望,但那些為主人者整日為名利奔波,甚少能夠游玩,而誰還不肯吾游之呢?人必先諸己而后為樂?!?
聽林延潮之言,沈一貫心想,怎么聽林侯官此言有急流勇退之意思了。他面上道:“次輔所言極是。這‘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這范文正公所言,真是古今人臣之患啊!”
林延潮點了點頭,他有一事沒告訴沈一貫,天子已派人至太倉重新請王錫爵出山。
這日圣旨一下,翰林官皆著吉服至文淵閣向林延潮,沈一貫慶賀。
然后京官們又紛紛至二相私邸拜賀。
位極人臣乃古往今來讀書人最高榮耀,林延潮亦是一步步走到了政治巔峰。
Ps:平播州萬歷本欲給武將封爵,但卻給沈一貫反對,本書改之,此由劉勝書友提供。
ps:圣旨節選至高拱,許國誥命。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南平市|
梅州市|
宝山区|
新昌县|
东乡县|
鸡西市|
武威市|
广汉市|
长顺县|
丹东市|
青海省|
聊城市|
古蔺县|
遵化市|
资源县|
五台县|
托克逊县|
浪卡子县|
绥芬河市|
江北区|
临潭县|
商都县|
万全县|
安义县|
和平县|
崇阳县|
璧山县|
贺州市|
乐山市|
云林县|
西丰县|
博野县|
镇江市|
内丘县|
兰州市|
贡觉县|
凤翔县|
和静县|
合川市|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