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大明文魁》
第(2/3)頁
至于另一人,就是林延潮先前誤以為是提學的官員,聽得一旁衙役都以此人馬首是瞻,而一旁張總甲,鄉紳們滿臉熱乎勁地,一口一個老父母稱得,不用猜就知,就是本地父母官侯官縣周知縣。
對于這個周知縣,林延潮也是略有耳聞。
閩中倭患嚴重,吏部選官時也是一貫挑選得力官員來閩地任官。
周知縣的風評不太好,乃是攏著權利不放手的酷吏,為人又刻薄蠻橫,重典治下,任官以來辦好好幾件鐵案。不少人在他手上倒了霉,破了家,名副其實的滅門令尹,破家知縣。
胡提學與周知縣二人邊走邊聊,張總甲,林誠義以及本村鄉老,唯唯諾諾地跟在二人,一并入了宗祠。
宗祠里擺著張經,張懋爵二人的牌位,張懋爵是張經之孫,后以父蔭補為太常寺主簿。而張懋爵之子張享又補入國子監讀書,可謂是一門官宦。
故而接官的位序上,張享排在第一。但許延潮卻知此人縣試考了五次才過,更不用說府試了。族中上下都知他不是讀書之才,但他有個好爹,能夠因蔭監的身份,補入國子監,對他而言簡直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般。
一陣寒暄之后,胡提學,周知縣也是安坐,一旁人忙著端茶送水。一般而言這并非是真正的考校,提學的工作中心還是放在院試,以及整飭縣學,府學上。所謂觀風社學,其實不過是提學大人,了解地方情況,表示朝廷重視文教,鼓勵民間向學之風。
因此觀風也不會刻意為難,面子上過去了,再勉勵一番也就過去了。胡提學是這么想,但是其他人卻不這么想。恰如真佛就在眼前,誰還愿意走十萬八千里至西天取經。遇見一個一句話就能改變你一生的貴人,誰能按捺住,不試圖竭力展現一番自己。
胡提學對下面學童,沒有拿捏官架子,而是一派慈和長者之風道:“這些都是襄敏公的族親,鄉里嗎?”
在場張氏族人那么多,但胡提學一問,卻不是人人有資格能他說話的。必須推身有功名的人,陪之起居說話。其他就算腰纏萬貫的商賈,或是張總甲這樣在地方十分有勢力的鄉紳,都是沒有資格插嘴的。
“回大宗師的話,大多是本鄉子弟。”張享開口回答,他補了監生,就有了能與官面上說話的身份,代表張氏宗族說話。
胡提學贊道:“忠義之鄉,真是人物錦繡。”
說到這里,胡提學自古對一旁周縣令道:“朱子有云,三代以上,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
“人生八歲,而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及其十有五年,除了王公子弟,有凡民之俊秀才入大學。故而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聽胡提學談話,周縣令身子前傾,表示恭敬,嘴里答道:“提學大人,所言甚是,眼下的社學,乃是效仿三代以上,小學所設,有教無類,凡百姓都可以接受教諭。到了十五時,入大學之學,除了王公子弟,庶民中獨俊秀方能入學。擱到今天,所指乃縣學,府學中的生員,唯有通過小三關三試,才能成為秀才。”
胡提學捏須笑著道:“數臺兄,此言正合吾意。所以這一次天子令本官督學本省,凡社學師生一體考校,務求明師責成。同時也從民間薦拔舉才,不可令賢良遺落于鄉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台北县|
莱芜市|
阿瓦提县|
湘乡市|
永登县|
宁陵县|
安康市|
黄浦区|
拜城县|
舟山市|
攀枝花市|
庆云县|
德化县|
吉林省|
巴东县|
营山县|
六枝特区|
三都|
彰化县|
台东县|
前郭尔|
翁牛特旗|
普兰店市|
读书|
巴林右旗|
饶阳县|
屏东市|
大关县|
加查县|
社旗县|
建昌县|
莎车县|
济南市|
景泰县|
洛阳市|
潞城市|
弥渡县|
蓬莱市|
得荣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