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永興堡-《大順小吏》
第(1/3)頁
靈州以東一百一十里永興堡。
這里位于靈州到定邊的驛道上,僅僅是一座方圓不到一里的半土半木的堡寨。主要職能就是駐扎巡邏的兵丁,次要功能就是來往的商旅在這里歇腳。
里面最重要的設施就是有兩口深水井,各自外面有一個大池子,可以供上千人飲用。
“大人,叛軍一定會從這里走嗎?”薛孚有些緊張地問道。
“肯定會從這里走。”
岑國璋舉著望遠鏡在眺望遠處,還來不及答話,蘇澹開口答道。
“澹然先生,你們為何篤定叛軍一定會從這里走?”薛孚追問道。
“殊同,作戰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尤其在這西北干旱之地。兩三萬大軍,可以自帶糧草,但是水萬萬不能缺。所以在這一帶作戰,必須沿著水路或者水井一路前進。要是脫離這一點,一旦兩三天喝不上水,不要說人,馬匹都受不了,到時候不用打就自己全散了。”
總參謀官楊宗烈在旁邊解釋道。
“原來如此。”薛孚是總錄事官,負責軍紀、軍籍、軍功和鼓動,屬于軍中的文官,對于實際作戰研究得不深。
“從靈州出來,往東邊走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南邊,走甜水河到環河、華池河、洛水河,沿著河水走,肯定不會缺水。但是如果他們要走保德過河,再走朔州宣大,就繞了很大一個圈。”
“而且這一路上,州縣眾多,備兵也多,很容易陷在里面。叛軍要緊的是時間,快,趁我們不備,打個措手不及。”
“所以就要看北邊這條路。先到磁窯堡,再經過清水堡、興武堡、大鋪子堡、永興堡、柵欄堡,一路到定邊縣城。過了那里再沿著胡家堡、三山堡、栗子堡,就到了紅柳河和靖邊縣。這些堡子里面最重要的設施跟永興堡一樣,都是深水井。”
“順著這些堡子,叛軍可以順利地越過這些干旱地區,到了靖邊就可以沿著額圖渾河、榆溪河到榆林、神木。那里離黃河很近,隨時可以找合適的地方渡河東進。一旦進入河東,那就是大事,而我們就是失職。”
聽岑國璋講完整個推論,薛孚心里更加有數了。
“我明白了。這兩路之間雖然也有小河和水井,但是零散布在各處,真要從那里走,風險極高。叛軍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走中間那條路。”薛孚講了自己的領悟。
“沒錯。”
幾騎疾馳而來,揚起一路的塵土。
“報!王將軍帶著火槍一營和二營前、左兩團在興武堡堵住了叛軍,目前正在激戰。”
“叛軍有多少人?”
“超過三萬,悉數都是騎兵,而且都是一人兩馬。”
“好家伙,可以確定是要過定邊,出河東走宣大,奔襲京師。”薛孚興高采烈地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玉树县|
汝城县|
原平市|
通山县|
泸溪县|
上思县|
大姚县|
孟连|
屯留县|
威宁|
宕昌县|
宁明县|
武穴市|
监利县|
枣庄市|
金平|
西畴县|
惠州市|
永泰县|
青海省|
芦山县|
长子县|
临桂县|
吕梁市|
榕江县|
古交市|
梧州市|
治多县|
女性|
五莲县|
天全县|
衡阳市|
囊谦县|
张掖市|
兴和县|
江门市|
车险|
多伦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