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卷 前有黃袍加身,后有壯烈投海--封建文明巔峰兩宋(1) 從趙匡胤黃袍加身到崖山投海宋朝滅,大宋王朝存在了320年,這是一個中國封建文明達到巔峰的時代,這個時代里有忠貞不二的千古名臣,寇準、李垂、包拯、張詠、富弼、文天祥……一個個名字彪炳史冊;這個時代里有文擅天下的大家,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陸游……每個名字足以名動天下;這個時代有《太平御覽》《夢溪筆談》《清明上河圖》……文化、科技、藝術的成就獨步于世界;這個時代里有決勝千里的將帥,狄青、宗澤、韓世忠、岳飛、虞允文……個個都名垂千古! 趙匡胤靠什么黃袍加身? 郭威登基3年后病故,周世宗柴榮繼位。 趙匡胤隨柴榮在歷次戰斗中,屢立功勛,逐漸升至忠義軍節度使。 公元959年,柴榮病逝前任命他的親信大將趙匡胤為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掌握了精銳的中央部隊--禁軍的指揮大權。 過了不久,柴榮駕崩,他的兒子柴宗訓繼位。 公元960年初,北漢劉崇見柴宗訓年紀幼小,便趁虛而入,勾結遼兵來犯。 符太后接受宰相范質的建議,讓趙匡胤率兵北征。 北征的后周大軍冒著漫天大雪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陳橋鎮)時,又冷又餓,于是就地扎營休息。 這時,有人提議擁立趙匡胤做皇帝,眾將士群起響應。 當晚,許多人冒雪去見趙匡義和趙普。 聽了眾將來意后,趙匡義和趙普立即派人飛騎往京城見留守的大將軍石守信和王審琦。 石、王兩人當即表態,如果大軍有所動作,他倆愿做內應。 趙普自柴宗訓繼位之后,就憂心忡忡,他看出:幼主難以控制朝廷,如不推選明主,就有亡國之亂。 與其敗在別人之手,不如擁立賢德英武的趙匡胤,還可免百姓離亂涂炭之苦。 思謀日久,他便與趙匡義以及眾將士商議擁立趙匡胤為帝。 但每次在趙匡胤面前提起此事,都遭到他嚴厲斥責。 此時軍心如此,趙普就與眾位將領謀劃了一個計策,逼趙匡胤即位。 次日早晨,趙匡義和趙普走入趙匡胤大帳,將他拉出大帳。 此刻,早已等候在帳外的軍士們不待趙匡胤開口說話,一下子圍上去,將已準備好的一件龍袍披在他身上,向他行三拜九叩之大禮,趙匡胤一臉驚訝地說:“這怎么可以? 這怎么可以呢!” 眾將立即下跪,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無可奈何地說:“事已至此,我就是脫下黃袍,也是死罪了。 既然眾將擁我為帝,請大家聽從我的號令。” 眾將齊答:“愿聽號令。” 趙匡胤持劍說:“我下令,現在大軍即刻回師京城。 進城以后,不得對太后和皇上無禮,不得驚動朝臣,不得騷擾百姓,有違抗者斬!” 然后,大家將趙匡胤擁上馬背,要他回汴京,榮登皇帝寶座。 趙匡胤一行3日后回到汴京,朝中文武百官聞聽此事面面相覷,朝中并無可以與趙匡胤匹敵的大將,無力征討,大家一時都沒了主意。 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從聞聽趙匡胤要背叛周廷,自己當皇帝,不由得火冒三丈。 從朝中急返自己的府第,要召集人馬抵抗。 消息傳出,趙匡胤手下的將士一涌而入韓通從府第,將他和他的全家盡數殺死。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愈發不敢反對趙匡胤。 于是讓范質、王博等朝中大官為代表去見趙匡胤。 趙匡胤一見2人,流著淚說:“先帝待我恩重如山,今日我被將士逼到這步田地,叫我怎么辦才好呢!” 范質、王博沒想到趙匡胤會這樣,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片刻后,還是范質反應快,忙跪地叩頭道:“此乃天意,趙將軍被擁立為帝,也是我朝百姓之福,就不必再推托了。” 言畢,口呼“萬歲”。 眾官員見狀,紛紛效仿。 小皇帝柴宗訓在符太后的安排下宣布禪位,趙匡胤做了皇帝,是為宋太祖,正式定國號為大宋,年號為建隆,定都于汴京(今開封)。 你了解“杯酒釋兵權”的歷史嗎? 公元961年的某個秋夜,趙匡胤在宮內設下筵席,召集眾將一起喝酒,武將席位中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 王審琦當時是殿前都指揮,與石守信同樣軍權在握。 殿內點滿燈籠,整個房間燈火輝煌,趙匡胤與眾將軍推杯換盞,酒興正濃。 這時,趙匡胤舉起酒杯,動情地對大家說:“今日在座諸位,有的與朕是結義兄弟,有的追隨朕多年。 今天我們能坐在一起痛飲,真是讓我高興!今日大家都無須多禮,只管暢懷歡飲。” 將領們全站起來,舉杯向趙匡胤敬酒:“祝圣上壽比南山。 今后有什么事情圣上只管吩咐,我們粉身碎骨也要為圣上出力。” 不料趙匡胤放下酒杯,長長嘆了一口氣,眾人見狀,疑惑地問:“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干嘛哀聲嘆氣的呢?” 趙匡胤意味深長地說:“諸位愛將有所不知,這些天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眾人急忙問:“為什么會這樣?” 趙匡胤接著說:“古人說:‘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 ’誰不想做皇帝呀,今日我趙匡胤坐在皇位上,不知明日皇位之上又坐的是誰!” 大家紛紛表態說:“我們至死都擁戴圣上,決沒有異心!” 趙匡胤說:“不是這樣,朕怎能不相信你們呢? 只不過有朝一日你們的部下把一件黃袍披在你們身上,到時你們能保證不動心嗎? 真若到了那個地步,咱們君臣戰場相見,那可怎么辦是好呢? !” 眾人一聽,個個都汗流浹背,紛紛倒地求問,“這可怎么辦? 圣上快給想個辦法,我們全部照辦。” 這時,趙匡胤不慌不忙地說:“人無非追求安樂富貴,子子孫孫不受罪罷了。 若是你們交回兵權,我給你們多多的錢財,讓你們添置田地房屋,再買一些歌姬舞女,天天享樂。 那樣,我對你們沒有猜疑,你們也過著省心的好日子,你們說好不好?” 眾人聽罷,一起對趙匡胤說:“悉聽圣上安排。” 趙匡胤笑道:“大家不必拘謹,快快起身痛飲。” 次日,眾將借口有病,請求朝廷收回兵權,宋太祖痛快地答應了,封了眾將有職無權的大官,賞賜給他們許多錢財、土地。 自此,趙匡胤便把軍權收歸己有了。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雪夜定策是怎么回事? 趙匡胤自從做了皇帝,還是不忘舊日情誼,喜歡穿上便服,到一些功臣家聊聊天。 文武百官都知道趙匡胤的這個特點,下朝回家后,都不敢脫掉朝服,生怕趙匡胤什么時候跑到家里來,弄個措手不及。 對此,趙普最為清楚,因為趙匡胤去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家。 這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雪,轉眼已是白茫茫一片。 趙普想:這么大的雪,皇帝該不會來了吧。 于是,就脫掉朝服,和妻子一起坐在火爐邊,說話談心。 老夫妻倆正說著話,忽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趙普打開大門,只見趙匡胤披件斗篷站在雪地里,他連忙請趙匡胤進屋,說:“天這么晚了,又下大雪,真沒想到皇上還會出來。” 趙匡胤抖抖身上的雪,邊說邊往里走:“有件事總決定不下來,弄得睡也睡不好。 反正睡不著,不如出來同你商量一下。” 趙普關上門,跟在趙匡胤后面進了屋。 趙普的妻子忙向趙匡胤行禮,然后撥紅炭火,在爐上燉上肉,又拿出酒來招待趙匡胤。 她知道趙匡胤喜歡邊喝酒邊說話,因此,趙匡胤一來,就按照慣例張羅起來,然后打聲招呼,就先去睡了。 君臣二人圍著火爐喝酒,趙匡胤一杯酒下肚,說:“當皇帝以來,我是一天好覺也沒睡過啊!一榻之外,都是別人家的天下,叫我怎么能安心睡覺呢?” 趙普輕聲問:“皇上是想統一天下吧? 目前倒確實是個好時機,但不知陛下想從哪里入手呢?” 趙匡胤微微一笑,故意說:“我想出兵太原,先打北漢。” 趙普沉默許久才說:“這一安排臣下不能贊同。” 接著,趙普繼續說:“太原一城擋西北兩面,如果我們攻下了太原,這兩邊的防御就要靠我們獨自擔當了。 我們就會受到遼朝的直接威脅。 不如先拿下南方各國,回過頭再取北漢。 到時,我們的力量增大了,小小的北漢,這么彈丸似的一塊地方,還怕它跑了不成?” 聽了趙普的話,趙匡胤哈哈大笑,說:“我們想到一起去了,我的意思也是先南后北!你這樣一說,我就更拿定主意了!” 趙普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不止。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雪夜定策”。 宋太祖是怎樣掃平南方的? 公元962年,趙匡胤分派眾將駐守北邊和西北各州,以防御遼朝和北漢。 西北既無后顧之憂,專力向南方進取,逐個地消滅了各割據國。 公元963年,趙匡胤派遣慕容延釗、李處耘帶兵出征湖南,當年三月即平定湖南,并一舉占領荊南,從而在軍事上割斷了后蜀、南唐、南漢之間的聯系。 公元964年,趙匡胤遣兵5萬伐蜀,前后僅用幾十天,后蜀孟昶上表請降。 后蜀政權滅亡以后,趙匡胤又作了幾年準備,于公元969年嘗試北攻北漢。 由于遼軍的支援,宋軍包圍太原沒有取得大的成功。 于是,趙匡胤把兵力轉向湖南南部的南漢政權,繼續解決南方的割據問題。 南漢統治者劉鋹是一個兇暴而無能的角色。 公元970年,宋軍在潘美帶領下進攻南漢,勢如破竹。 公元971年,宋軍直逼南漢都城廣州,劉鋹把金寶和妃嬪裝載十幾只大船,準備下海逃跑。 宦官們趁機搶奪財寶,統治集團內部一片混亂。 后來,劉鋹眼見逃命已不可能,一把大火將廣州的宮殿府庫全部焚毀,最后充當北宋的階下囚。 劉鋹被押解到汴京,南漢政權就這樣崩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