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感知篇 第八章 人格與性格--無所不在的人格魅力2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 打開網頁,總能看到一些驚人的語錄:我天生就是一個很焦點的女孩,長了一張妖媚十足的臉和一副性感萬分的身材,穿著大膽性感,個性叛逆囂張,在各種場合都出盡風頭,自然被我勾引來的男人數不勝數……看到這,大家一定猜到描述是芙蓉姐姐了。 還有更驚人的語錄:我9歲開始博覽群書,20歲的時候達到頂峰,沒有任何人能夠超過我。 我現在看的都是一種社會人文類的,比如說《知音》雜志或者《故事會》,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話,往前面推三百年,往后面推三百年,六百年之內,不會有第二個人超過我。 可能大家對這個語錄也耳熟能詳,是的,這是近期的鳳姐。 不難理解,她們都是具有表演型人格的典型人物,她們的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語和行為,不過是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他們眼里看到的,只有別人的關注,至于負面評價,早已被他們強大的自我暗示能力屏蔽掉了。 別人的任何評價不過是被證明自己成為焦點的證據,因而他們的表演也就永遠停不下來。 對于表演型人格的人來說,別人的贊賞或貶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關注,成為焦點人物。 什么是強迫型人格? 說有一個笑話:牧師、醫生、工程師三個人去俱樂部打高爾夫,不知什么原因,他們前面的四人組,打球的速度太慢了而嚴重地影響了他們打球的速度。 他們找到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詢問原因,工作人員說那四個人是消防員,因救俱樂部的火災而失明,所以讓他們在場地里免費打球。 聽完解釋后,牧師說他要為這些可憐的人禱告;醫生說他認識著名的眼科專家,看看能不能幫上忙;而工程師說,看在上帝的份上,為什么不讓他們晚上玩呢? 雖然工程師的說放有點缺乏人情味,但正是體現強迫型人格的特點。 牧師和醫生的反應完全是建立在情感因素上的,而只有工程師反應是純理性的。 對于強迫型人格的人來說,那些摻雜著哭哭啼啼的情感反應,遠遠沒有理性思考來得重要。 所以,在生活中,力求完美的人就顯得刻板和沒有溫情,甚至覺得冷酷無情,其實這就是他們的人格特點和對待生活的方式而已。 什么是自戀型人格? 古希臘神話中,河神之子那耳咯索斯是個相貌俊美的少年,是很多女子的愛慕對象,但是那耳咯索斯生性孤傲,對這些愛慕無動于衷,只對自己的水中倒影愛慕不已,成天顧影自憐,最后抑郁而死。 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邊守望著自己的影子。 后來,他的名字narcissus就成了“自戀”的代名詞。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自戀型人格的人,在他們的眼里,他們簡直是地球上的優秀人種。 事實上,他們當中的確有很多人比較優秀,或者有某方面的非凡能力。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成為領導者,如果作為他們的下屬,對他們的特點又絲毫不理解話可能感到壓力很大。 因為他們從來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的,讓你心力交瘁的是好像無論自己多努力,也不會在自戀型的上司眼里有什么值得贊賞的地方。 所以,你應當了解,問題不是出在你身上,而是你的上司根本不會感受別人的情緒。 什么是偏執型人格? 張妍最近要辭職,而且馬上,一刻也不愿意再留在公司了。 對于她的想法,她的朋友都一致反對,因為她所在是外企單位,無論是工作還是待遇都是很不錯的。 可是張妍說不辭職簡直能讓她發瘋。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張妍的主管上司是個非常干練的中年女性,履歷表上令人成就一大堆。 但是她這個上司對下屬的工作要求十分苛刻,哪怕是工作五年的老員工,也會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訓訴半小時。 大家都常常繃著一根神經在工作,因為不知道上司什么時候會突然發作。 最近,張妍因為外公去世了,想請假回老家看看,一開始上司還表示簡短的同情,接下來就開始拐彎抹角地懷疑請假理由的真實性。 張妍終于再也受不了這樣的上司了,她要求辭職。 什么是性格? 性格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 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是人的心理的個別差異的重要方面。 人的個性差異首先表現在性格上,就像恩格斯說的:“刻畫一個人物不僅應表現他做什么,而且應表現他怎樣做。” “做什么”和“怎么做”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性格寫照。 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是比較穩固的,因而當對一個人的性格有了比較深切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預測到這個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將會“做什么”和“怎樣做”。 如有必要,我們就可以制訂對應策略。 假如你是一個領導,你就可以根據下屬的性格制訂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給予不同的工作任務。 我們已經形成的性格特征具有一定和穩定性,但并不意味著我們現有的一些狀況根本無法改變。 積極地自我改造性格缺陷,再得益于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我們就能改變性格特征、改變現狀生活。 為什么要認識自己的性格? 認識自己的性格,主要了解自己是內向的? 封閉的? 自卑的? 懶惰的? 虛榮的? 偏執的? 浮躁的? 狹隘的? 貪婪的? 怯懦的? 多疑的? 無論哪種性格,不要懼怕,你能夠克服!歌德說過:“人人都有驚人的潛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與青春,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萬事全賴在我。” 性格是可以塑造的!自己是外向活潑的? 開朗樂觀的? 坦率的? 勤奮的? 穩重的? 堅毅的? 不要太過高興,仔細找找自己的缺陷! 我們生來與眾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自己,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和你一模一樣。 我們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沒有誰是絕對的性格優越,也沒有誰是絕對的一無是處。 同一種性格特征,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利弊結論,關鍵是你在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后如何去發揮性格的長處和力量。 比如你可能是孤僻偏執的,因此你的朋友會很少,生活乏味,沒有快樂,但你卻可能超乎尋常地專心研究某個科學問題或刻苦工作,而在事業上更易成功。 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要找出長處和缺陷;長處要保持,缺陷應克服。 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獲得成功。 性格有什么結構特征? 態度特征。 性格的態度特征,是指人對客觀事實的穩固態度的個體差異。 主要有三種: (1)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態度特征。 如,愛國與不愛國、愛集體與不愛集體、待人真誠與虛偽等等; (2)對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態度特征。 如,努力與懶惰、認真與馬虎、節約與浪費、熱愛生活與悲觀厭世等等; (3)對自己的態度特征。 如,謙虛與驕傲、自尊與自賤、自信與自卑等等。 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特點和風格的個體差異。 比如,有的人對客觀世界主動觀察,有的被動觀察,有的思維細膩,有的思維簡單,等等。 情感特征。 性格的情感特征是指人在情感活動的強度、穩定性、持續性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 比如,有的人特別容易激動,有的人則和石佛一般,有的人情感真摯,有的則十分冷漠,等等。 意志特征。 人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水平、目標明確度以及在長期工作和緊急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氣質與能力有什么差別? 性格比氣質容易被人們認識和把握,有更大的可塑性。 父母及老師常要求我們從具體小事做起、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常聽說“培養孩子的性格”,而很少聽說“培養孩子的氣質”。 氣質主要是先天決定的,在我們幼年時就“一是一,二是二”了。 性格則不同,教育可以使其改變。 比如通過教育、培養可以使一個人從責任心渙散變得責任心很強,從膽小怯懦變得非常勇敢,從心胸狹窄變得胸懷寬闊…… 性格受社會標準和規范的束縛,而氣質不受束縛。 生活中,我們通常都用一些公共標準去評判別人的行為及態度,評價別人性格的好壞,進而體現出不同的情感反應。 例如,我們喜歡那些熱情、誠懇、有干勁、易于合作、責任心強的人,不喜歡那些冷漠、偽善、孤僻、不負責任的人。 那些具有不討人喜歡的性格特征的人不得不有所顧忌。 氣質則不受這些評判標準的限制,具有不同氣質類型的人也不會承受來自他人評價的壓力。 性格與氣質又是密切聯系的。 人的性格通常都會受到其氣質類型的制約,所不同的只是表現明顯與否而已。 比如,膽汁質氣質類型的人通常具有易沖動、攻擊性明顯、憑感情辦事、工作精力充沛、認真負責、缺乏耐性等性格特點;多血質的人在生活中則表現出樂觀開朗、對人親切、干勁足、吃苦耐勞、易感情用事等性格特點。 性格和能力都是個性心理特征,但兩者又有不同:能力是決定心理活動效率的基本因素,人的活動能否順利進行,與能力有關;性格則表現為人的活動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態度、怎樣進行。 例如,某人思考一些問題總是很深刻、很有邏輯性,這表明了這個人的一種智能特點;如果他考慮問題總是很細心、很周到,處事很謹慎,行動很堅定,那么這就在言行態度上反映了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健康的性格結構特征有哪些? 不良性格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 比如,性格憂郁會抑制大腦機能,造成免疫功能失調,使人體虛弱早衰;性格暴躁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性格脆弱者會因一次精神上的打擊而得精神病,性格堅強者則容易平安度過;高血壓、冠心病會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動而加劇,也能因心境平和、情緒穩定而好轉;胃潰瘍會由于患者性格憂郁、焦慮而使疼痛加劇甚至惡變,而若性格樂觀開放則潰瘍面愈合得較快;等等。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不良性格,使性格趨于健康。 那么什么樣的性格才是健康的性格呢? 健康性格的結構如下: (1)獨立性:獨立自主,辦事穩重、負責任,不獨斷專行。 (2)愛別人:愛自己的家人、親戚和朋友,并能從中得到樂趣。 (3)現實性:無論現實如何,都勇于面對;腳踏實地,不幻想。 (4)懂得求助別人:困難之時坦白地求助他人,不硬撐;樂于接受別人的幫助與愛。 (5)目光長遠:目光長遠,不會只顧及眼前利益。 (6)張馳有度:會工作,也會休息。 (7)自控怒火:不可避免地生氣時,能夠自我控制、把握尺度。 (8)穩定工作: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不見異思遷,即使需要調換,也會非常謹慎。 (9)喜愛孩子:喜愛孩子,肯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特殊要求。 (10)不斷學習和培養情趣:不斷地增長學識,廣泛地培養情趣。 (11)寬容和諒解:善于寬容和諒解他人,不苛求。 如何培養性格? 家庭是一個人性格最初形成的主要決定力量。 家庭是社會、經濟的基本組成單位,濃縮著各種社會道德觀念。 所以說,社會環境對兒童性格形成的影響首先是通過家庭發生的。 具體說來,主要是通過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兒童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及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對兒童的影響實現的。 學校教育對人的性格也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在一個學校班集體里面,教師的性格、行為和班集體的風氣對學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走出班集體,整個學校的風氣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性格的形成。 老師對學生的性格教育要注意“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社會信息影響人的性格形成。 通過直接觀察或別人間接傳授的社會信息,會影響人的性格形成。 對社會信息的直接觀察能夠更為迅速地影響人的性格。 影視節目、書刊或現實中的英雄榜樣或模范人物,能夠激起人的共鳴,引起模仿意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