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媛別看才十二歲,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孩子還挺會過日子,與江鳳芝想到一塊去了。 江鳳芝對上徐明媛可就親切多了,語氣也溫和慈愛,“嗯,娘也是這么打算的,明兒個就去看雞雛,還有鵝雛。如果有的話,娘想一樣兒買三只五只的。” 見娘還要買鵝雛,徐明媛倒是挺高興。 “老閨女,明兒個你帶著寶臻,和你二嫂跟娘一起去趕集。到了那兒,你和你二嫂幫娘看著雞雛和鵝雛,娘帶著小寶臻賣發糕,說不得明兒個還能賺點小錢回來呢。” “啊?我……我也去?”徐明媛驚喜地也叫了一聲,小姑娘可激動壞了。她從來沒趕過大集呢。 就這么,第二天天還沒亮,江鳳芝就起來開始蒸發糕了。 劉月娥難得的沒用人叫,就自動自覺地起來幫著燒火刷鍋忙活。 她們這一忙活,全家人就都跟著起來了。 蒸發糕是鄉下人最常做的一種干糧,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簡單。 按說這東西最是常見的,真拿出去未必能賣幾個錢,說不得還得把家里的面都賠進去呢。 可誰讓蒸發糕的人,是她江鳳芝呢? 一通緊張有序的忙活,江鳳芝三下五除二,就將發好的面醒好,然后倒在了鋪了潔白細棉蒸布的高粱鍋簾子上,鋪勻稱了,蓋上高粱桿編制的鍋蓋,邊緣用抹布都圍嚴實了,叫劉月娥大火燒起來蒸。 這面發糕放進了鍋里,那頭又開始收拾早些時候儲存的菘菜,準備來一道炒菘菜就可以了。 江鳳芝現在還不能把隨時點功能空間里的物資全部取出來,只能是先將就幾天了,只等她賺來了閑錢再說了。 等天微微發亮的時候,徐家四房這頭已經開始吃飯了。 今早上的發糕聞著就比往日里的香甜味濃,以至于本來還有點犯困的徐寶臻和小寶安,都起了精神,一人拿著一塊分得的發糕,就著用靈泉液做底料的菘菜,吃得那叫一個香甜哪。 “娘,昨兒個水桶里的魚,也都換過了水,這也一塊拿集上去賣嗎?”徐江一邊吃飯,一邊匯報工作,就問老娘。 江鳳芝咬了一口香甜的發糕,嗯了一聲,“一會兒你去你滿園叔家借輛牛車來,咱們今兒個把那些剩下的魚,還有這發糕,都拿去集上賣。我想著多少也能換幾個閑錢回來的,總比這坐吃山空強。” 徐江當然樂啊,這有錢賺,自然是好事,就美滋滋地道,“娘,如果賣出去感情好了,正好可以多買點糧種。” 今年娘要自己家種地了,那糧種肯定是不能少了。 再加上租賃耕犁啥的,哪哪都要用錢呢。 見徐江對過日子還挺有算計的,江鳳芝睨了他一眼,就臨時改了主意,道,“今兒個老三跟寶安看家,你和你媳婦兒,還有明媛,寶臻跟著去趕集。” “哎喲,那可太好了。”徐江一聽自己也能去趕集,大樂,只是看著徐寶臻忽然道,“娘,寶臻太小了,她去集上也不能干啥,還是讓她在家跟寶安玩兒吧,賺了錢,給她買糖吃就好。” 江鳳芝一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道,你懂得個四五六?沒有老天爺親閨女,這魚,這發糕,賺多少錢不說,能不能賣出去都是問題,不帶她,帶你這個廢物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