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稻穗娘一走,江鳳芝立馬就進了灶房,然后將米缸里僅有的一些粟米面拿了出來。 唉……先賺點小錢吧。 江鳳芝看著木盆里僅有的那點粟米面,暗暗嘆氣,窮人家的日子,真是難過啊。 根據原主祁九娘的記憶,江鳳芝知道,大燕朝的農業糧種非常的單一,除了產量極低的粟米,還有黍米,再就是小麥和稻子。 這些種子沒有進行更好的培植,加上有的地方土質貧瘠,所以,農家百姓們一年到頭勞累下來,除了交稅服徭役之外,打下來的糧食能勉強地糊口就算不錯了。 一想到糧種培植,江鳳芝覺得自己這次穿越任務就極為重大,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過,她也明白,心再急也不行啊,啥事兒不得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像眼下,明兒趕集,還是賣點小吃食,賺點小錢才好。 她一邊盤算著,一邊又將木盆里為數不多的粟米面,摻和了一些她隨時點功能空間里的玉米面,并且還加了點豆面,這樣三合一發酵的面,想來蒸出來的發糕,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對,沒錯,江鳳芝就是想趁著明天趕大集的時候,蒸點發糕去賣,賺點零用錢,然后拿這個當擋箭牌,她將隨時點功能空間里的物資取出來用。 “娘,這么晚了,您和面干啥啊?”劉月娥和徐明媛挑好了黍米種子,進灶間喝點水,就看見婆婆在那兒忙活著,便又是奇怪,又是心疼地問道。 別誤會,劉月娥可不是心疼婆婆這么晚還要操勞,而是家里攏共就那么點米面糧食了,婆婆打昨兒個起就開始敗家,她能不心疼膽疼嗎? 她想阻攔,可又不敢,只能裝作隨口一問,其實是想提醒婆婆,家里不能這么敗家了,不然全家人用不上多長時間,就得挨餓。 “和面能干啥?當然是蒸干糧,這還用問?”江鳳芝不耐煩地回了一句。 劉月娥一愣,“娘,明兒個趕集是有點遠,得帶些干糧備晌,可……可也用不了拿這么多啊,這補……不是糟踐東西了?” 江鳳芝嗯了一聲,利索地將面用一丟丟酵母和老面頭子和好,蓋上蓋子,這才道,“吃不了就賣了,多少也能換點零錢回來。” “啊?娘……這這行嗎?”劉月娥瞪大了眼珠子,驚聲叫了起來,“趕集……這也能賣?人家稀罕吃咱們鄉下人蒸的干糧嗎?娘……怕是不中啊。” 如果賣不出去,可真就白瞎這么些個小米面了。 江鳳芝不耐煩地揮揮手趕人,“該干嘛干嘛去,別在這兒礙眼,老娘現在看見你們就心煩。” 從二十幾歲的大姑娘,變成了婆婆奶奶的,擱誰誰不煩? 再說了,剛才發的面里,她點了點兒研究所里自帶的靈泉液,明天蒸出來的干糧,不搶瘋了,都對不起她這次的穿越金手指。 劉月娥現在緊著溜須婆婆呢,所以江鳳芝說啥她是應啥,一點都不犟嘴和急眼的。 忙活完了灶房里的活兒,江鳳芝回到了正房,徐明媛就走了過來,道,“娘,明天您去趕集,看看能不能抓幾只雞雛回來,養大了好下幾個蛋給寶臻他們吃。” 家里現在就一只母雞,要給兩個孩子吃雞蛋,就有點供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