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七人背】-《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寧死不做亡國奴!”
周赫煊坐著黃包車,穿行在寒風凜冽的北平街頭。街上數百學生組成的游行隊伍,正舉著標語高喊口號,沿途市民紛紛駐足圍觀。
北平這邊的游行屬于小打小鬧,真正的大游行在南京那邊。
月初的時候,北平各校數千名學生臥軌三天三夜,迫使鐵路局往南京發車,與來自山東的數千名學生聯合進行游行示威活動。
學生們抵達南京后,分化為“激進派”和“緩和派”。激進派借助在中央大學,緩和派借助在金陵大學,天天上街搞游行,把南京國民政府搞得焦頭爛額。
但這時候的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不能輕易得罪。南京當局一邊安撫,一邊給予照顧:每人發兩條軍用毯,每餐二葷二素一湯,外加面包、黃油和餅干做點心。若有參觀中山陵和游覽市容來不及回校吃飯的,還可以憑餐券在全市任何一家餐館免費吃飯。
剛開始,學生們把這些嗟來之食都扔掉,后來估計是錢不夠用,只能勉為其難的接受。
就在常凱申宣布下野的三天前,他(九一八以來)第18次親自出面與游行學生談話。“緩和派”學生團體得到安撫,在南京當局組織參觀游玩一天后打道回府,“激進派”還在繼續鬧游行示威。
兩天之后,上海十幾所學校的數千名學生趕來匯合,杭州、安慶、蕪湖、蘇州、無錫等地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也陸續前來,示威學生總人數再次過萬,全都住進了中山大學。
常凱申宣布下野那天上午,學生們首先來到外交部,把外交部的牌子、汽車、桌椅、門窗和文件柜砸得稀巴爛。接著學生們又前往國黨中央黨部,這里正在召開國黨四全會議,學生們跟國黨的諸位大佬碰個正著。
學生們叫嚷著要常凱申出面表明態度,老蔣坐在里頭不動聲色,一副看好戲的模樣——他剛剛被逼得宣布下野,辭去國家主席和三軍總司令職務,這種事情已經不歸他管了。
京滬衛戍司令陳銘樞,以及教育界大佬蔡元培站出來,前者負責治安,后者負責勸說學生。
蔡元培沒說幾句話,就跟陳銘樞一起被學生們抓住,旁邊的衛兵連忙朝天開槍警告。槍聲把學生們徹底惹怒,一個叫薛訊的北平藝術學院女學生,照著蔡元培的臉就給了一耳光,其他學生也紛紛開始圍毆。
打完陳銘樞和蔡元培,薛訊高喊著“活捉常凱申”的口號往黨部沖,跟宣傳部長張道藩、組織部長陳果夫等人狹路相逢。于是乎,國黨大佬們就跟學生們在過道里打起來,桌椅板凳互相亂砸,玻璃、吊燈稀里嘩啦盡皆碎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南汇区|
平阴县|
宁晋县|
会理县|
宁德市|
常宁市|
奈曼旗|
安仁县|
敦煌市|
讷河市|
九台市|
嘉黎县|
阜平县|
莆田市|
新化县|
仁布县|
合作市|
湄潭县|
黎平县|
昆明市|
临夏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三穗县|
彭山县|
黎平县|
仪征市|
介休市|
叶城县|
巴南区|
江西省|
云林县|
忻城县|
宝应县|
丹江口市|
铜陵市|
柳林县|
邵阳县|
涞源县|
高密市|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