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算賬】-《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莫秒其妙有人來“送終”,換誰高興得起來?
閻錫山強忍著怒火,皮笑肉不笑地問道:“周先生,你這是什么意思?”
“閻部長請看。”周赫煊從兜里摸出兩封公函。
閻錫山打開公函,發現落款是中央財政部,而內容則是要求天津海關和長蘆鹽署調撥銀子,每月給北平大學區支付教育經費。
天津海關的關余(償還洋人貸款所剩)銀子且不說,只長蘆鹽稅就非常恐怖,一年1000多萬的收入啊。褚玉璞做直隸督軍時,靠截留鹽稅硬生生撐起近20萬人的軍隊,無論是誰控制天津都不會放過這些錢。
閻錫山還有個外號叫“錢鬼子”,他就連打仗都像在做生意。跟誰結盟,跟誰翻臉,出不出兵……在每次做出重大決策前,閻錫山首先考慮的就是會不會賠本。
在看到這兩份公函后,閻錫山立即明白常凱申要向他的錢袋子伸手了,冷笑道:“宋子文空口白牙幾句話,就像讓我給錢?他也不嫌胃口太大撐死自己。”說著,他又瞪了周赫煊一眼,“就為這件事,你來給我送終?說吧,到底打的什么算盤。”
周赫煊笑問:“閻部長覺得中央意欲何為?”
“財帛動人心,當然是想弄銀子。”閻錫山說。
“真的這么簡單嗎?”周赫煊問。
閻錫山不耐煩道:“有話直說,別彎彎繞繞的。”
周赫煊沒有講正題,而是說起眼下中央的情況:“南京國民政府為了盡快取得北伐勝利,對戰敗的小軍閥實行的是收買、改編政策。這些雜牌軍閥,再加上閻部長你在河北、天津、北平,以及馮玉祥將軍在山東、河南等地的衛戍部隊,所有開支全都需要南京方面撥款解決。換做是你,閻部長,你會甘心每年花錢養幾十萬自己指揮不動的軍隊嗎?”
閻錫山當然不愿意,但他笑道:“南京是中央,中央出錢養兵是天經地義的。”
“中央出錢養兵天經地義,那么中央宣布裁軍同樣天經地義。”周赫煊說。
“他敢!”閻錫山生氣地說。
周赫煊嘆氣道:“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養不養得起的問題。如果常凱申不宣布裁軍,那么中央每年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都要用于軍費開支。就中央財政部的統計,實際軍費甚至是國家預算的兩倍以上。更何況,各地軍閥部隊聽調不聽宣,最為國家元首的常凱申能忍?不管是出于政治考慮,還是經濟考慮,裁軍都勢在必行。”
閻錫山是喜歡算賬的,周赫煊就專門給他算一筆賬。
聽完此言,閻錫山瞬間陷入沉默當中。設身處地的考慮,就算換成他來當中央領袖,也肯定無法容忍此時的現狀。
周赫煊繼續說道:“南京政府的第一步,肯定是收回各地財政,比如天津海關和長蘆鹽署。第二步,就是停發各地軍閥衛戍部隊的軍費。第三步,就要開始大裁軍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遵义市|
阿巴嘎旗|
德清县|
福贡县|
灵寿县|
湛江市|
焉耆|
武清区|
乐业县|
门源|
潍坊市|
汶川县|
贡嘎县|
浦城县|
益阳市|
利川市|
靖远县|
香河县|
山阴县|
南召县|
县级市|
富宁县|
亚东县|
西宁市|
汉阴县|
炉霍县|
安乡县|
上杭县|
尖扎县|
枞阳县|
博野县|
安龙县|
丹东市|
渭源县|
楚雄市|
长治县|
平安县|
华安县|
府谷县|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