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閻老西】-《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1/3)頁
山西的鐵路屬于窄軌,跟全國的鐵路系統迥異。誰想率軍打進山西來,首先得搜集型號匹配的火車,否則就只能徒步行軍了。
閻錫山在當年修鐵路時,就已經有一顆擁兵自治的雄心。
周赫煊透過車窗,望著外頭連綿的農田,以及那裊裊升起的炊煙,忍不住贊嘆道:“閻老西治理地方的手段很高明啊,看著景象,山西竟比南方的一些省份要安樂富裕。”
孫永振笑著說:“山西是要好些。”
孫永浩卻在唱反調:“還不是一個樣,到哪里都是底層百姓受窮。”
周赫煊稀奇地問:“怎么說?”
孫永浩介紹著山西的情況:“太平年月還好,一旦打起仗來,那可就難受了。軍爺們百般盤剝,小老百姓艱難度日,山西要真的那么富裕,額跟額哥怎么會出去闖蕩?“
周赫煊聽了這話,心頭立即了然。
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富裕的省份,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安樂的所在,甚至有人把閻錫山比作民國時代的晉文公。
然而細細想來,山西的人口也就千萬出頭,農業肯定不如南方繁榮,工業也不見得比長江流域發達,閻錫山是怎么養活他那二三十萬軍隊的?
籌措軍費是每個軍閥的要緊事,受盤剝的永遠是百姓。軍費籌辦機關叫兵站,查封屬于主要手段,每到一地,糧倉、房舍、交通工具都要貼紙條,內容為“某某師查封”。
如果這些東西是大官僚、大地主或大軍閥的,可以通過政府從別的地方籌措物資。如果物主是大商人,可以出錢請軍隊去別地征購。反正有錢有勢的不會吃虧,最后層層轉嫁到小地主、富農和貧農身上。
有資料顯示,中原大戰爆發前夕,山西北部地區軍餉稅捐比正稅高出225倍,位居全國之首。
知道這些情況后,你還會認為閻錫山治下的山西百姓,有多么安樂富裕嗎?
閻錫山比普通軍閥高明的地方在于,他辦教育、興工業、滅土匪、勸農桑……施行了一系列善政。百姓不受土匪之禍,不遭兵戈之危,確實比其他省份要幸福得多。
可一旦打仗,立馬暴露原形,因為軍隊太燒銀子了,這些錢都轉嫁到平民百姓頭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娄烦县|
囊谦县|
颍上县|
海宁市|
石楼县|
东台市|
海门市|
绥化市|
丰原市|
米泉市|
壤塘县|
元氏县|
靖远县|
蓬溪县|
永康市|
耿马|
都江堰市|
夏津县|
白山市|
双柏县|
诸暨市|
荥经县|
伊春市|
兴和县|
资源县|
崇明县|
广汉市|
永靖县|
岳普湖县|
福州市|
张掖市|
宝鸡市|
章丘市|
华宁县|
海兴县|
玉环县|
辽宁省|
方正县|
旺苍县|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