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婦女之友】-《民國之文豪崛起》
第(3/3)頁
這期《婦女》雜志發(fā)行時,周赫煊已經(jīng)回到天津,對《致橡樹》在南方婦女界引起的轟動暫不知情。
此詩一經(jīng)問世,便有《婦女時報》、《女子世界》、《中華婦女界》等多家女性雜志轉(zhuǎn)載,被譽為中國最偉大、最進步的愛情詩。南方各地的新詩團體和文學社團,都對《致橡樹》展開討論研究。
在隨后的20多年里,“橡樹”和“木棉”也有了新的寓意,諸多女作家給自己起的筆名中都帶著“棉”字。
由于周赫煊已經(jīng)加入新月社,因此被視作新月派詩人。后來梁實秋評價道:《致橡樹》一詩,力壓新月愛情詩全篇,實為不可多得之杰作。
與此同時,中西女塾的校務主任呂嘏純,也在給《婦女時報》的投稿中,闡述了周赫煊提出“自尊、自強、自愛、自立”觀點。
《婦女時報》將其簡稱為“四自原則”,并將之定性為“新時代女子美德標準”,還把周赫煊贊為“婦女之友”、“民國奇男子”。
如今南方的婦女解放運動愈演愈烈,“四自原則”得到各地婦女協(xié)會的一致認同,隨著運動的開展而廣泛傳播。女性應當自尊、自強、自愛、自立,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被民眾所接受和支持。
甚至連那些保守派,都對“四自原則”極為推崇。因為其中的“自愛”,跟那些提倡徹底解放的女權思想不同,更加符合傳統(tǒng)的社會道德標準。
一時間,人們似乎把周赫煊歷史學家、演說家、作家、報人的身份都忘了,只記得他是個詩人和女權運動家。
但不論如何,周赫煊“婦女之友”的頭銜摘不掉。四年后,當上海《申報》評選“民國美男子”時,周赫煊雖然只能勉強擠進前五,但據(jù)調(diào)查問卷顯示,超過60%的女性都把票投給了他。
張愛玲在晚年接受采訪時說:“我讀中學那陣,周先生是女生公認的理想情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關注。每當周先生有作品問世,必然能在書店里看到無數(shù)女學生的身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民乐县|
长子县|
马边|
新沂市|
五指山市|
塔河县|
孝昌县|
安平县|
古丈县|
斗六市|
宿松县|
万载县|
福贡县|
宁河县|
奉贤区|
崇明县|
繁峙县|
莆田市|
武城县|
庆云县|
安达市|
德令哈市|
博客|
尚志市|
阿鲁科尔沁旗|
云安县|
大英县|
丹江口市|
新津县|
常德市|
漯河市|
永修县|
交口县|
铜梁县|
砀山县|
康平县|
昌江|
陆河县|
阿拉善右旗|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