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向善所說的纜車事故,是指小鋒山公園景區的索道故障。由于全部觀光纜車突然停車,近百名游客滯留在半空中。 消防隊接警后,全勤指揮部遂行出動,調派了特勤兩個消防中隊和支隊機關干部,五輛消防車,四十五名消防員趕赴現場。 小峰山位于該市東郊,距市中心八千米,主峰海拔九百米,是市區最高山鋒,為喀斯特巖溶地貌。 路上,栗則凜已了解到,小峰山景區觀光索道全長1400米,高度差450米,索道中途設塔架26個,配置纜車175個,單向運行時間為21分鐘,每小時客運送量為1000人。索道下方山路崎嶇、叢林密布。 栗則凜將手機中剛剛收到的索道平面圖放大,“目前看來,處于10至13號塔架之間的纜車,救援難度最大。” 那里位置高,根據經驗判斷,即便他們以攀爬橫渡的方式把裝備遞過去,游客自行脫離纜車的可能性也不高。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幾乎沒人敢在那個高度作業,更何況是順著纜線從纜車中爬到塔架上。 那就只能是他們爬到纜車里,將人一個個帶出,救援效率必然下降。外面零下十幾度,長時間作業,先不說他們受得了受不了,受困游客也會凍得受不了。萬一纜車內再有老人或孩子,難度加倍。 應北裕思考片刻:“能不能申請調動直升機?” 栗則凜查看天氣,西北風六級,山頂的風力會更大。這種天氣條件下,采用直升機救援,對于站在軟梯中懸空的救援人員來說,存在一定風險。他又看了看索道圖:“到現場勘測過后再定方案。” 事故發生后,景區已封閉,非工作人員和車輛不得入內。 栗則凜把大哈留下來:“你在這等別漾。”他看了下時間:“她應該會開我的車過來,預計十五分鐘。” 由于要帶裝備,栗則凜此行是從南城開車過來的,結果腰受了傷,別漾不讓他開車,車就停片場了,這兩天往返消防中隊,栗則凜都是坐應北裕的車。別漾要過來,為節省時間大概率會開他的車。 大哈點頭:“行,等會我把嫂子帶進去。” 林隊長看向栗則凜:“弟妹也是你的隊員?” 栗則凜笑了,矜持的那種:“還不是弟妹,發展中。” 回想洪水救援時別漾發揮的作用,應北裕補充說明:“有特殊業務能力,我們的一級觀察員。” 邀南城星火救援隊來做業務交流,就是林隊長提出來的,對于栗則凜能帶隊協同執行任務,他本就心存感激,聽聞未來的弟妹也要來參與救援,他拍了拍栗則凜肩膀:“攜家屬作戰,謝了。” 栗則凜沒浪費時間說這些,“先了解情況。” 景區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見他們來,先介紹道:“三天前的一場大雪讓景區游客暴增,除了來滑雪的,基本都是沖著看雪景而來。” 栗則凜插空問:“索道最近一次檢修是什么時候?” 景區負責人向技術人員確認后,如實回答:“九月末,十一前,我們都是按照索道安全管理部門的要求和標準,嚴格進行檢修的。只是,這幾天天氣突變,大幅度的降溫應該還是影響到了線路,目前技術人員正在尋找事故原因。” 為有效減少索道事故發生的機率,國家有一套完善的索道安全法律和標準體系。可隨著索道使用年限和頻率的增加,電路或設備故障引起的停機事故依舊不可避免。定期檢修便成了確保索道安全運營的重中之中。 林隊長和栗則凜商量,應北裕帶一隊,與特勤兩個消防中隊分三路組織現場偵察,并通過實名入景區的系統數據和導游掌握的相關信息,確定被困人員數量、國籍、被困位置等基本情況。 栗則凜問:“有沒有先期自救成功的游客?” 景區負責人答不出來。索道一停,他們都慌了,一番檢修嘗試運行失敗后,直接報了警,其它事情根本沒想到。 栗則凜又問:“從山上下來有幾條路?” “兩條?” “都在索道附近嗎?” “只有一條在附近,另一條是徒步路線。” 栗則凜看向林隊長:“靠纜車下站處的位置,可能會有自行脫困的游客,他們能找到下山的路還好,一旦在山中迷路,不止他們會有危險,還會分散我們的救援力量。” 這里本就是三線城市,資源配置都是按照標準來的,再加上市區內有一老小區有火情,還有三個中隊在滅火,現下的救援力量本就不充足。 林隊長略作思考,“我們先派出一個先遣小組,沿著索道下站處向上行進,就近營救纜車上的被困游客,連同自行脫困的游客進行引導和疏散,避免有人滯留在山中。” 栗則凜要求景區負責人:“派一名你們的工作人員帶路。” 景區方面立即安排。 先遣小組出發后,栗則凜又對景區負責人說:“利用景區廣播安撫被困游客,讓他們知道,救援已到位,無法自救的,待在纜車內不要動。留一部電話作為專線,確保被困的特殊游客有需求時,能及時讓我們知道。” 救援有原則,原則之外,從來都不排除特殊情況。這是防止被困游客在纜車內有突發狀況,他們能及時獲知,優先營救。 林隊長點頭表示認同:“按栗隊說得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