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襄陽城,一方驛館。 真·諸葛亮坐在窗前,正手捧竹簡一字一句的看上面的文字,這是三弟諸葛均寄來的書信。 說起來,這還是兄弟分開以后,第一次收到三弟的書信。 諸葛亮本事滿心歡喜,可當看到上面的內容后,諸葛亮的臉色肅然,大為吃驚。 誠如他此前的預料到的,兗州的確陷入了亂局,曹操攻徐州、陳留太守張邈背叛、呂布率并州狼騎奇襲兗州、豫州刺史郭貢渾水摸魚。 整個兗州,儼然一副狂瀾既倒的既視感。 可…偏偏均弟的書信中提到,這些危機均被一個人化解。 陸羽,曹操的幕府功曹陸羽… 這是諸葛亮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而比之這個名字更讓他震撼的,是這個名字背后處理兗州亂局的凌厲手段。 從陳留設伏,到穩住局面,再到救回青州兵,這一樁樁一件件… 均好似未撲先知一般,甚至,這就像是他編制了一張大網,只等著呂布往里面跳。 整個兗州亂局來得是波濤洶涌,去的是云淡風輕,都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不可思議,屬實不可思議,諸葛亮默默的將“陸羽”這個名字記在心間,似乎…均弟的書信中提及,他的年齡并不大,只長他諸葛亮三年而已,可如此年齡,就這般老謀深算了么? 諸葛亮反復將均弟的信箋讀了許多遍。 而其中,陸羽對“百工”的講解也讓諸葛亮豁然明朗。 說實在的,諸葛亮今年也才十三歲,畢竟年齡還小,縱是天縱奇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最起碼…在“百工”一項上他原本并不看重。 這也與諸葛家這些年來發跡,諸葛亮從小養尊處優有關… 很多“百工”均有下人主動去做,給諸葛亮造成的最直觀的感覺便是“百工”無用,是下人做的東西。 可現在仔細的揣著三弟書信中,陸羽關于百工的論斷,特別是那一句“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一下子讓諸葛亮覺得這“百工”中藏著大學問,也讓他對這一門學問產生了濃厚的好奇。 “陸羽,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公子?” 許久過后,諸葛亮放下手中的竹簡,喃喃自語… 當然,竹簡中諸葛均還特地提到,陸羽與蔡琰姑娘對他均頗為照顧,就好像是恩師對待弟子一般嚴苛卻滿是關懷,字里行間,諸葛亮能感受到三弟在他們身邊,每一天無論是學識上,還是見識上均受益匪淺。 除此之外,諸葛亮自動忽略了諸葛均提到的另外一條,讓他與兩位姐姐也赴兗州的事宜。 諸葛亮是個極有主見的人,這些年,他早就將自己的未來規劃而出,拜師襄陽城遠近聞名、且有著真才實學的水鏡先生是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諸葛亮才不會認為自己規劃的道路會比不上均弟這從天而降的“奇遇”! “均弟啊,兗州局勢穩定,陸公子與蔡姑娘對你又頗為照顧,為兄就放心了。” 講到這兒,諸葛亮眼眸抬起,望向蒼穹,他的聲音還在繼續。“只不過,為兄依舊覺得,那陸羽縱有些才學,也畢竟還是太年輕了,遠不如精通奇門八陣、五行數術的水鏡先生這兒…能學到更多的本領?!? “均弟啊,且走著看吧,為兄也不敢篤定…這條披荊斬棘的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優過你,且拭目以待吧,希望十年內咱們可以較量一番,也看看咱們兄弟,是誰走出的才是一條正道、正途!” 言及此處,諸葛亮就打算落筆給諸葛均回信… 卻在這時。 “孔明…”諸葛亮的姐姐諸葛若雪闖入此間。“已經確定了,后日,水鏡先生司馬徽要在一眾求學的弟子中挑選八人收為關門弟子,襄陽附近的隱士龐德公與名士黃承彥后日也會來相助好友。” “酒肆、茶攤上,有人提出水鏡先生之所以收八名弟子,乃是源自于一個方士對他的提點,八名弟子,所謂水鏡八奇!也不知道這坊間傳言是真是假?!? 諸葛若雪將打探到的情報娓娓道出,能夠獲得這些情報可花了他們不少糧食。 呼… 聽到這兒,諸葛亮輕呼口氣,反問道。“長姐,參選的人中怕是有許多世家子弟吧?” “誠如孔明所講?!敝T葛若雪點了點頭?!暗拇_有很多世家子弟,荊州牧劉表的長公子劉琦,龐德公的之子均會參加,還有當地頗為才名年輕才俊的龐士元,號稱是游俠劍客的單福…羅列下來,足有百余人,可謂強手如云,孔明可有把握從中脫穎而出…” 把握么? 哈,諸葛亮淺笑出聲,他只知道水鏡先生不慕名利,斷然不會因為學子的家世就破例收為弟子,說到底還是要比拼真正的才學… 而這次招募弟子,水鏡先生又刻意的加上了一個年齡限制,要在舞象之年下。 都到現在這份兒上了,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只是…若然不能成為這水鏡八奇之一,那以后的路可就窄了呀! 難道,真的要灰溜溜的退回兗州,投奔均弟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