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四章:先生何以教我?-《織明》


    第(2/3)頁

    孫時相說到這里略停了一下,喝了口茶水,才繼續道:“自洪太繼任虜酋以來,一改老奴仇視遼東漢人之見,非但提高漢人地位,更大量啟用漢人官將。

    甚至于北降蒙古,南伏朝鮮,攻滅皮島,皆是在其繼任之后做到之事,以老朽之觀察,其雄才大略不輸于歷代開國君王?!?

    他說到這里時,情緒明顯可見激動起來,只見他雙目神光閃現,注視著永寧伯張誠,又道:“然老朽也未曾想到,我大明國運會在最艱難之際,迎來轉機!”

    孫時相言及此處之時,猛地停頓了下來,他看向永寧伯張誠的眼神也顯得更富神采,只聽他接著說道:“十一年時,闖逆挾襲破洛陽之威,聚眾數十萬,往圍開封,卻被永寧伯輕松擊潰,解了開封之圍,更救下城中百萬子民,使其免于刀兵之苦。

    去歲,永寧伯率軍援錦,出戰虜賊,非但陣前擊殺虜賊偽王多鐸,成就‘兩厥名王’之名,更派軍截殺虜酋洪太。

    雖未能畢全功于一役,卻也成功擊潰虜賊,護我錦州萬全,成就曠世功績,亦使虜賊曉我大明之威,再不敢蔑視大明,更不敢再擅入邊墻劫掠。”

    永寧伯張誠邊喝茶邊聽他講話,一直微笑不語,對于孫時相最后那一番夸贊之言,他也是欣然接受,神情間無一絲變化。

    因為,他知道這些都還只是孫時相的鋪墊,關鍵的話語還沒有說出來呢!

    “先生盛贊之言,確有過譽,張誠一介武夫,只知忠勤王事,一心想著為皇上分憂,雖些微尺寸之功,實乃誠之本分,不足道……不足道也……”

    張誠見孫時相也端起茶盞,便出言略表謙遜之意,才開口繼續問道:“朝廷催逼甚急,皇上也一月數問,催促張誠進兵豫省,援剿闖賊,以定豫省之亂。

    未知孫先生對張誠此行,可有何教誨之言?”

    “闖賊之勢雖大,卻并未到了不可收拾境地,其難只在錢糧一事上?!?

    孫時相接著說道:“賊勢雖眾,卻多為豫省饑民,雖聚而為賊,畢竟操練日淺,多未經戰,其核心老賊,當不過一二萬人爾。

    永寧伯若能集中麾下精騎,專盯老賊而戰,或許三五戰得勝,便可驅散闖賊,此后只需銜尾追擊,死咬著老賊不放,將其逐入山林,再行聚兵清剿,何愁不滅?”

    他停下調勻了呼吸,才又繼續說道:“不過,如此一來,被闖逆裹挾之百萬饑民,便瞬時成為永寧伯的負擔,其將如‘燙手山芋’一般,棄之不理,自然不對,可又無多余糧谷安置。

    這些饑民隨賊日久,多已養成如賊之習性,慣于搶掠,而不事生產,若對其安置不當,稍有不慎,或可再成新賊,確是難辦!”

    “孫先生一語中的,所言與誠之所想,不謀而合?!?

    張誠先表示了英雄所見略同之意,才又問道:“敢問孫先生,可有破此難題之法?”

    “呵呵……”

    孫時相未語先笑,他將聲音略放低些,頗為神秘地說道:“山右商家,個個豪富,其錢糧資財積蓄,亦向為宣大之冠,更有遍及宣大三省之分號,若運用得當,即使饑民百萬,亦非難事!”

    他這番話說得極其巧妙,既點出以山右奸商資財和分號網絡賑濟饑民之法,又絕口不提張誠私自查抄奸商資財必然會中飽私囊之事。

    對此,永寧伯張誠自然是十分滿意,“人老精馬老滑”,他身邊也確實缺少這樣一個既博學世故又奸詐狡猾的老人家。

    “這個好辦,就照以前的老法子,‘以工代賑’便是?!?

    孫時相略顯疑惑之色,問道:“何為以工代賑?”

    “哦?!?

    王元景在旁插言道:“孫先生有所不知,早在北路時,為安置京畿逃難流民,采用的便是此法?!?

    “可否詳細道來?”

    “說來簡單,就是將原本賑濟所需糧谷,改做難民的工時糧,分別核定其修路、挖渠、墾荒等工時,發放糧谷粥食。

    如此,既可使難民有粥果腹,不至為餓殍,更可使地方從中受益,并非是白白付出錢糧,而新開荒地,又可用于安置難民,增加地方上來年產出,同時難民有事可做,也不至于無所事事,生出旁的是非出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桂林市| 南城县| 河北区| 西乡县| 桐柏县| 城固县| 彰化市| 桂林市| 合作市| 苏州市| 文登市| 平山县| 九台市| 章丘市| 阳春市| 皮山县| 石门县| 崇州市| 和田县| 噶尔县| 册亨县| 新晃| 元阳县| 长白| 宜川县| 惠州市| 宜都市| 古田县| 奈曼旗| 江川县| 五莲县| 开化县| 景宁| 柳江县| 额尔古纳市| 泰和县| 锡林浩特市| 且末县| 云阳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