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沒有機會啦-《織明》
第(1/3)頁
“老哥哥有何事,但講無妨,何來求不求的,憑咱之間的交情,還有何事不可直言?”
“這話還真是難以出口。”
老參將劉廣武面上稍顯為難之色,他猶豫片刻后,才開口接著說道:“忠忱啊,不瞞你說,我雖才過半百年歲,然自家的身子,自己最是知曉,多年戎馬生涯,早已不堪重負。
然老夫心生退意,可營中頗有健銳將士,仍思建功陣前,以求光耀門楣,為著兒郎們的前途著想,老夫想著將奇兵營中精悍兵士,揀選出數百人馬,尤以那二百家丁親兵,最是健勇。
未知可否編入忠忱的勇毅軍中,使他等能夠繼續為國朝效力,為宣府效力,也為永寧伯效力,不至于就此老死于家。”
“這有何難。”
張誠毫不思索地應允下來,又繼續說道:“既是老哥哥的舊部,正可編入我勇毅軍玄武營中,就讓他等繼續追隨世尊賢弟麾下,繼續為我殺敵。
也是趕巧,玄武營汛地就在東路,老哥哥這便可揀選銳士,待張家口這邊事了之后,就可前往東路編入玄武營。”
“好……好……好……”
劉廣武連說了三個“好”字,又堆起一臉笑意道:“我營中親將劉虎,乃家中族侄,還未到而立之年,他自幼便習軍伍,練得一身的好本事,我想若留在忠忱身邊,必能成為一大助力。”
“噢。”
張誠不暇思索地說道:“有此人才,自是要留在身邊培養歷練,將來分守一路,也可替我獨當一面。老哥,明日便使他至帥府報到吧。”
“好。”
劉廣武面上神情豁然舒展開來,他湊上前給張誠斟滿了茶水,又道:“忠忱啊,我家老二世杰,也已經一十九歲,在府學中也是一時翹楚,可近來卻時時磨我,欲到軍中歷練成長。”
他滿面深情地望著張誠,接著說道:“我原本想法,是讓他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免得都投身軍伍,最后斷絕了我劉家香火。
可卻真真拗不過這孩子,我同你老嫂子思前想后,一番琢磨,也只有讓世杰來你軍中,做個幕僚,先歷練幾年,再考慮勸說他走科舉正途。”
當年,張誠初往北路接任分守參將職務時,就與劉廣武十分投緣,每每酒宴皆是兄弟相稱,而后,劉光武的夫人又收了張誠愛妾柳鶯柳燕姐妹為義女,自此更是親上加親。
他們之間的稱呼也因此有一些混亂,張誠與劉廣武仍舊兄弟相稱,而他為了拉攏年青一代軍將,也要求劉世尊與他,同樣是以兄弟相稱。
這在鎮城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也由此傳出永寧伯愛才惜才的名聲,許多宣大軍門世子紛紛尋人引薦,登門造訪。
現在,看到劉廣武舉家支持自己,心中也不由動容,他連忙從椅中起身,一把抓住了劉廣武滿是老繭的大粗手,道:“老哥哥對張誠如此扶持,真教我如何答謝啊。”
別看劉廣武只是將子侄三人送入張誠軍中,外加數百精悍戰士,數量雖不算很多,但其影響卻是極其深遠。
要知道,劉廣武所代表的可是宣府地方軍門世家,那可是代表著一派系的地方軍頭,他對張誠的擁戴態度,能夠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應。
而且與郭英賢不同的是,劉廣武乃世襲千戶的出身,又自領一營兵馬分守地方,多年經營下來也是頗有些勢力。
不似郭英賢那般,一直在楊國柱的正兵營中擔任親將,并未有自己的地盤,也沒有發展出來自己的勢力范圍,一旦離開正兵營,即使并非無處可去,卻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這時,劉廣武見張誠已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便笑著說道:“忠忱,你能有今日之成就,絕非偶然,每一步行來,都十分兇險。
尤其是這一回,宣大三鎮的將門軍戶、豪紳世族,以及那些富商巨賈,怕是要來一番大起底,如此更替,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怕是國朝建立以來之未有啊。”
“老哥哥無須為此擔憂,張誠也并無要將宣大將門一體鏟去的想法。”
張誠語氣溫和地接著說道:“在張誠看來,宣大三鎮的世襲軍戶子弟,大多都是很不錯的,本伯也正在籌備一所‘武學’,準備招收宣大軍戶子弟,為我大明培育合格的官將與軍士。
只不過,那些忘了本,不知忠義,一心只為撈取錢財,甚至為此不惜損害國朝利益之輩,才是我今次要鏟除的對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鲜城|
南澳县|
利辛县|
昌平区|
兴宁市|
海林市|
巨鹿县|
孟州市|
尼勒克县|
赤水市|
克东县|
双牌县|
越西县|
衡水市|
克山县|
望都县|
漠河县|
阜阳市|
阳谷县|
珠海市|
涞源县|
图片|
和平区|
旬邑县|
瑞丽市|
康定县|
遂宁市|
淮阳县|
晋州市|
若羌县|
邮箱|
堆龙德庆县|
青浦区|
古交市|
汝城县|
余庆县|
永泰县|
酉阳|
滨州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