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沒有機會啦-《織明》
第(2/3)頁
這一點,老哥哥大可放心,本伯絕不會無限擴大,使得宣大三地軍戶子弟,人人自危,那并非本伯所愿!”
…………
一個個勁裝大漢馳馬奔離宣府鎮城,他們或是向東、或是向南,也有個別的騎士向西或向北而去,他們揚鞭疾馳,身后空余一溜煙塵。
對外自然是統一口徑,向東是催促云州工坊加緊趕制軍械;向北、向西的則是催繳陳欠的錢糧;而向南更是使命重大,他們既要催促山西、大同兩鎮總兵配合出兵援豫,更要敦促沿途各府州縣提前備好大軍所需錢糧。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私底下自然還有許多內容,張誠密集地派出信使,便是他調兵遣將準備行動的信號。
只不過,朝廷和皇上命張誠率軍兵出豫省,援剿流賊,成為了他此番行動的絕好掩護,就算有些人發覺勇毅軍各營的異常表現,也并未特別在意。
而宣府鎮城這些時日里來往的客商也明顯增多,其中尤以北路、東路的商號為最,他們押運著大量錢糧、軍資,自然也少不得許多護衛鏢師的跟隨。
與此同時,鎮城中許多居無定所的貧苦百姓也被驅趕出城,他們中間不乏身強體健者,不知為何,竟會不事勞作,整日間混吃等死一般。
數以千計的無業貧民,為了生計,出城后紛紛往北面和西面流動而去,他們扶老攜幼,推著一架架獨輪小車,行在初春的寒風里。
雖然,有人對永寧伯此舉頗有些意見,但經過了清潔運動后,鎮城大街小巷都已十分整潔干凈,與張誠到來前相比,簡直云泥之別。
如今更是將沿街乞討的無業游民,盡數驅趕出城,喧囂熱鬧的繁華氣氛并未改變,卻沒了時而圍聚上來,強行乞求施舍的流浪漢,城中士紳軍民的幸福感油然而增。
…………
當日,入夜后。
宣府鎮城外,隱約可見一條條黑色的影子,在昏暗的月色中,緩緩前行。
看他們前去的方向,卻多是向北而進,有的十余人馬,有的則數十、上百不等,在寬大的官道上猶如鬼魅一般。
仰望宣府鎮城那巍峨雄壯的城墻,一盞盞紅色的燈籠,高高掛在夜空之中,忽大忽小的光暈隨風變化不斷。
在城北高大門樓一側的光暈之下,赫然站著幾位身披明亮盔甲的軍將,其中也有幾人并未披甲,中間那人身上穿著的竟是御賜蟒袍,外罩一件暗紫色的披風大氅。
“大帥,鎮城距張家口只六十余里,將士們步騎分列,騎兵在前,步兵在后,趁夜輕裝開拔,明日辰時前,定可趕至張家口堡外。”
張誠聞言先看了一眼吳志忠,接著又看了看他身旁郭英賢,沉聲道:“張家口那邊有內應幫著破門,大軍可直接入城,擒捉奸人。
右衛城、葛峪堡兩處地方,無須硬攻破城,只需少數精銳戰士,預先埋伏在通往張家口要路即可。
一旦張家口那邊破了城,他們除了全力反抗,必然會派出快馬飛騎,往右衛城、葛峪堡等處求援,盡可任其通過,不可攔阻。
待兩處援軍進入我預設伏擊圈后,先以銃炮齊射,再突然殺出,其必然立時潰散,那些普通軍卒,可任其逃去,然其領軍將官,必要當場擒捉拿下。”
“是,我等謹遵大帥軍令。”
吳志忠代老將郭英賢接令后,又不無擔憂地說道:“只是,我等主力他去,若鎮城有變,恐大帥這邊或有危難。”
張誠不接他話,卻扭頭看向一旁的魏知策,笑道:“瞧瞧,老吳把你的騰蛇營當成擺設啦。”
魏知策面色十分平靜地回道:“不是末將小瞧他們,這偌大個鎮城,還真就沒有多少能打的兵士,憑我騰蛇一營,便可穩住局面。”
“此言不假。”
張誠十分肯定地繼續說道:“劉廣武的奇兵營,已經徹底向我靠攏過來,副總兵林登猷也明確表態,他的協營在此期間,會緊閉營門,內外不通。”
魏知策信心十足地接言道:“單憑溫輝那幾個貨色,若是他們不動,一切都好說,若是真有異動,末將絕不會容許他再看到明日的太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渑池县|
崇文区|
金湖县|
张北县|
敦煌市|
义马市|
永仁县|
达拉特旗|
宝坻区|
谷城县|
昔阳县|
炉霍县|
阜康市|
洛阳市|
大方县|
耿马|
玉环县|
湘阴县|
荔浦县|
奉贤区|
济宁市|
石屏县|
包头市|
莱西市|
宁都县|
柘城县|
大余县|
阿城市|
阿城市|
乌鲁木齐市|
温州市|
华安县|
盐城市|
晋城|
长子县|
元谋县|
容城县|
黔南|
峡江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