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殺韃子,才是最重要的事-《織明》
第(1/3)頁
錦州城南,清軍圍城時所挖掘的那三道壕溝上,遍布著木板、土堆、砂石等物,許多地方還有未燃盡的一處處火堆殘骸。
陣陣嘶喊與狂呼怒吼聲中,一片大紅的旌旗不住搖動,身上衣甲陳舊,且刀斧劈砍痕跡較多的都是錦州城內的遼兵戰士。
他們自崇禎十三年的三月起,便被清軍數萬人馬圍困在錦州城內,此間雖也曾數次組織突圍,卻都未能突破清軍圍城的三道深壕。
如今在宣府軍的配合下,他們終于突破了這三道要命的壕溝,成功破除清軍的圍堵,興奮之情再無法抑制,個個都極力歡呼雀躍起來。
這一年半多的時間里,他們被清軍圍困在錦州城內,憋得夠嗆,更忍饑挨餓,擔驚受怕,現在就如一個個困獸般,發了瘋似的追逐著清軍虜騎砍殺不斷。
祖大壽也是拼了,這一次他不但盡集城中七千精銳遼兵,更是親自率領他們殺出城外,而在城內只有他的弟弟副將祖大成領數千人馬留守。
此前,祖大壽只有一次親自率軍出城作戰,便是今年初時,其外甥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親率寧遠官軍向錦州城內運送糧草之跡。
而后雖也有數次大規模的突圍,但都是他的弟弟祖大成、祖大弼交替領軍出城作戰,祖大壽一直坐鎮錦州城內。
唯有這一次,或許因為看到了里應外合的良機,也或許是因為錦州城被困日久,薪材斷絕,已到了不得不拼死突圍的地步。
大明左都督、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毅然決然地再一次,親自率領遼兵精銳出城一戰。
他身上的盔甲看上去十分精良,但其在陽光下透出的暗紅顏色,顯示著不知沾染了多少敵人的鮮血,且許多地方還有刀斧造成的瘢痕,其深處更是已成黑紅顏色。
策騎在一匹略顯瘦弱的戰馬上,祖大壽對西面的韃子怒目而視,他不及與南邊殺來的宣府軍步營將領見面,便即大吼著沖殺了上去。
“騷達子,你家祖爺爺來啦。受死吧!”
祖大壽怒吼著率先奔西面的清軍騎兵陣列沖去,祖大弼見兄長一馬當先沖在前面,忙大聲呼喝著率領身邊不足千人的遼東鐵騎緊隨其后,也往西面清軍陣列殺了上去。
“殺……殺韃子……殺啊……”
聲聲怒吼,久久回蕩在錦州的南郊曠野之間。
…………
錦州南關外的曠野間,遍地皆是捉對廝殺的明清雙方戰士。
從第三道深壕后的土城開始,往西南方向的數里之內,穿著各式盔甲的戰士持著不同樣的武器,在顏色形制各異的旌旗中,你追我逐的互相砍殺不斷。
人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慘叫不斷,哀嚎連連,尤其那些體型健碩的戰馬,撲倒之際,更是翻滾不斷,撞倒人群一片。
越往西南方向,廝殺搏戰也越是激烈,無論你是宣府軍,還是大同軍,在此刻已經不重要了。
惟有殺韃子,才是最為重要的事!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充滿了憤怒,再看不出一絲恐懼之情,他們的嗓子都已經喊得沙啞,胳膊和大腿都是一般的酸楚疼痛。
此刻,只要倒下便再也不會有機會站起來,都是憑著最后的一腔熱血,支撐著萬分疲倦的身軀在戰斗。
就連宣府總兵張誠與大同總兵王樸,也加入到了戰斗之中,沉重的鴨嘴夾刀棒上下翻飛,左右舞動。
張誠的戰馬已不知去了何處,但他的手中仍死死握著自己的夾刀棒,猶如機械般地捅刺砸擊不斷。
不知是自己、還是敵人的鮮血,已經模糊了張誠的雙眼,臉上、身上也是一片片暗紅,那時鮮血混著塵土的顏色。
張成芳領著十余名孩兒兵,各持盾牌、鋼刀、短斧護持在他的身周,但張誠此刻已狀若瘋魔,莫說韃子兵,就是張成芳等人也不能近他的身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云安县|
依安县|
阿拉善右旗|
太谷县|
江门市|
剑川县|
扬州市|
林芝县|
探索|
三河市|
梁山县|
武隆县|
志丹县|
衡水市|
道真|
红原县|
南川市|
许昌市|
西充县|
武胜县|
新宁县|
乐平市|
浮梁县|
唐山市|
长阳|
台东市|
乃东县|
龙里县|
根河市|
卓尼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云和县|
阿克|
涟源市|
犍为县|
婺源县|
鄯善县|
金华市|
香河县|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