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望洪督能慧眼識英才-《織明》
第(1/3)頁
王承恩聽著洪承疇講述小凌河南岸的戰斗,直到聽聞張誠的宣府軍一部,已經與錦州城內的祖大壽所部匯集,正合力破除奴賊圍錦的三道壕溝防線,不由大為振奮。
原本還十分平靜的他,騰地一下從座椅上站起身來,快步行出自己的暖帳外,只見他在眾人矚目之下,面朝著大明京師方向跪了下去。
大明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的王承恩跪在地上,朝著京師方向對崇禎皇帝遙拜不已,嘴里不住說著:“皇爺,錦州之圍解了……終于解圍了……老奴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啊……”
王承恩如此連連跪拜九次后,才招手喚來兩名小太監扶他起身,他臉上的兩道淚痕清晰可見,未完全滴落的眼淚,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淚花。
洪承疇這時才迎上來,他抱拳拜道:“王公,對圣上的一片忠心,真是天日可鑒,承疇亦是深受感動不已啊。”
王承恩卻對他的奉承并不感冒,尖細的嗓音淡淡說道:“咱家不過是皇爺身邊伺候的一個奴才,這忠心不忠心的,卻又有啥子打緊的。”
他忽然白眼一翻,聲音略微放低說道:“反倒是你們這些疆撫重臣,領兵大將,才要真的對皇上忠心,勤于王事,屏棄個人利益得失,凡事多從大局著眼,實心為圣上辦事才好。”
洪承疇如何聽不出他的話中之意,卻也不動聲色,仍是面含微笑地說道:“王公說得是,本督記下了。”
他接著又道:“承疇得此喜訊,未敢稍有延誤,即刻來告與王公,也好叫王公心中歡喜一番。然前線兵事多變,我師為解錦圍,三路大軍齊進,如今西路張誠部能與祖帥會師一處,實賴其他兩路全力進擊,牽制奴賊大部之功。”
洪承疇邊說邊不住觀瞧著王承恩的神態,見他并未有厭煩之色,才繼續道:“王公,西路王廷臣在白廣恩、馬科、唐通三部皆潰時,能憑前屯衛一鎮兵馬,在寧遠軍一部協助下,牽制奴賊三旗兵馬,其功不可沒。
而吳三桂與曹變蛟更是渡河在先,他等二人領軍與多爾袞鏖戰兩日,殺敵頗著,尤以吳三桂更出奇兵一股,向東佯攻,助張誠北向突破奴賊防線,其功實不亞于張誠。”
直到此刻,王承恩的臉才轉過來,他望著身前的薊遼總督洪承疇,雖然臉上仍是笑意如初,但眼神中卻透著一絲耐人尋味的詭異。
只聽他對洪承疇說道:“洪總督,自是要對各將功績逐一核定,只要是一心為國,皆是我大明功臣良將,自是不可將之遺漏。
況洪總督指揮萬軍作戰,對各位總兵大將之能,亦十分熟悉知曉,當衡量其能,品評其才,待遼戰了解之際,好向朝廷選能薦才。以免國之將才埋沒于下,不得施展其報國之念!”
洪承疇也是撫須笑道:“本督原以為為國儲才,乃是翰林院之責,現聽王公一言,真如醍醐灌頂,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他走上前來捉住王承恩的手,又道:“待此間戰事結束,承疇必仔細甄別各將,各按其能,薦舉給朝廷兵部,使之能展其才華,為皇上效力。”
王承恩也是笑著說道:“如此甚好。還望洪督能慧眼識英才,到時咱家也會與洪督共同上書,為朝廷薦才,為國家舉能。”
他說完又問起前方戰事:“洪督,那張誠與祖大壽已會與南關,奴賊是何反應?”
“王公,張誠那邊傳回軍報言,奴賊武英郡王阿濟格,已率滿洲鑲白旗與蒙古鑲紅旗韃子,馳援錦州南關駐扎的蒙古鑲白旗。
另據吳三桂回報,其當面奴賊兵力大減,似有向錦州南關增援之跡象。”洪承疇陳訴著錦州城外的戰事。
如今,由十位總兵組成的十數萬大明王師,援遼已達半年之久,其間與奴賊大戰數場,互有勝負。
而現在,大明王師已然折損近半,一位總兵大帥已經戰亡于陣前,更有一位總兵奮戰負傷,三位總兵不知所蹤,自副將以下更不知傷損幾人,近三萬余英勇將士捐軀沙場,更有四萬多人因傷亡而不能再戰。
雖然這其中有許多是冒名頂替,又或者是隨軍的民夫壯丁,但對于大明王朝來講,今天的他們都是國家的英烈。
其實,自援遼王師進兵松山至今,連番大戰下來,清軍幾乎也可以用損傷慘重來形容。
他們戰死了一位豫親王多鐸,戰亡的固山額真亦達五人之多,而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以下軍將更是不知其數,戰亡的各旗披甲兵也有近兩萬眾,而隨軍的包衣、跟役更是不計其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陵川县|
孝义市|
布尔津县|
时尚|
扶绥县|
宁阳县|
叙永县|
固原市|
嘉定区|
连州市|
富蕴县|
盘山县|
沂水县|
双柏县|
延边|
卓资县|
榆林市|
沭阳县|
芜湖市|
梓潼县|
肃南|
卢龙县|
盘山县|
称多县|
清镇市|
海口市|
牡丹江市|
淮南市|
闻喜县|
城固县|
泸溪县|
阿合奇县|
志丹县|
若尔盖县|
新龙县|
章丘市|
巴彦县|
桑日县|
四子王旗|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