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濟爾哈朗這個老狐貍-《織明》
第(1/3)頁
吳三桂的寧遠軍兵馬已然大部渡過了女兒河,在南岸只有數(shù)百健卒看護著營盤,余下皆是隨軍的民夫和壯丁。
寧遠軍在女兒河上攏共搭建起了四座浮橋,但其中只有兩座浮橋是建在女兒河與小凌河交匯處,踏過了這座橋再往北便是錦州南關(guān)。
而另外兩座浮橋卻是建在了女兒河上,過河之后雖也是平川曠野,然卻不可直抵錦州城下,在他們東北方數(shù)里外,被蜿蜒而過的小凌河擋住了去路。
如此一來,寧遠軍將士竟被分成了兩部分,他們大部通過的是兩河交匯處浮橋,屬于是進入了錦州地界。
而另外的一部分兵馬,則是通過位于女兒河上的兩座浮橋,進入了女兒河與小凌河相夾的平川曠野之間。
這邊只有胡心水與夏龍山的左右營三千余兵馬,再加上另一游擊高得捷的千余兵馬,統(tǒng)共有五千寧遠軍戰(zhàn)士。
對面的清軍則是以漢軍為主,另有扈什布率領(lǐng)的蒙古鑲藍旗兵馬一部也在這邊,他們通過東北面小凌河上的三座浮橋,可以快速轉(zhuǎn)戰(zhàn)到錦州城下。
雖然清軍人馬略多一些,然胡心水、夏龍山、高得捷等人部下也是騎兵居多,他們往來沖突,并未落了下風(fēng),反倒是與清軍殺了個旗鼓相當(dāng),似乎還略占上風(fēng)。
與之相同的是,從兩河交匯處渡河而過的吳三桂寧遠軍大部,更是占盡上風(fēng),這邊本就有近萬人馬的寧遠軍主力。
而且,東協(xié)總兵曹變蛟的人馬也是從這里渡河,薊遼鎮(zhèn)兩支最能戰(zhàn)的邊軍兵馬,匯聚一處,可不是憑譚泰的正黃旗和蘇納的蒙古鑲白旗,所能夠抗拒。
雙方剛開始接戰(zhàn)之時,譚泰就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但是他才剛剛接任滿洲正黃旗的固山額真,正在急需表現(xiàn)的時刻,又怎肯輕易乞援?
譚泰就這樣苦苦堅持,若只有吳三桂的寧遠軍馬,或許再戰(zhàn)上片刻,只要他能穩(wěn)住陣腳,或許就可將吳三桂部明軍擊退。
可怎曾想,吳三桂這里確為明軍重點突破的所在,隨在曹變蛟所部兵馬渡河北上,戰(zhàn)場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明軍瞬間便占據(jù)明顯的優(yōu)勢。
譚泰不得已之下,只能派人急往睿親王多爾袞處求援,但此時阿濟格所部已經(jīng)前往堵截大同總兵王樸,多爾袞可用之兵也不多了。
…………
接到譚泰的求援后,多爾袞的心才終于穩(wěn)定下來,現(xiàn)如今的明軍,除了張誠的宣府兵馬之外,已經(jīng)全部露了蹤跡。
而明軍主攻的方位也能夠確定,正是寧遠吳三桂渡河北上所在,多爾袞當(dāng)即傳令,命滿達海率滿洲鑲紅旗勇士前往支援譚泰,一起夾擊吳三桂部明軍。
滿達海大聲接令,便率領(lǐng)旗中勇士急奔而去。
如此直到午時中刻,多爾袞又接到譚泰與滿達海二人的求援,言明軍吳三桂與曹變蛟所部兵馬勢盛難擋,請求再派援兵助戰(zhàn)。
幾乎是與此同時,武英郡王阿濟格那邊也有軍報傳回,言在錦州南關(guān)外的小凌河北岸,發(fā)現(xiàn)有明軍宣府的兵馬,其勢甚盛,請多爾袞務(wù)要重視。
阿濟格就是這個樣子,他雖然性格直爽,作戰(zhàn)勇猛,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言語莽撞,很多事情都不走腦子,且在戰(zhàn)場之上從不輕易認輸。
就如這一次,他一定是打不過大同、宣府明軍,才派人回來報訊,要多爾袞務(wù)必重視張誠所部,其實這里面就有求助援軍的意思。
多爾袞作為阿濟格的親弟弟,又如何不知道哥哥的毛病,更何況就算那邊不是阿濟格,他也定必重視。
畢竟,張誠可是擊殺他親弟弟豫親王多鐸的罪魁禍?zhǔn)祝嬲脑獌矗?
其實,阿濟格特別提醒多爾袞務(wù)必重視,其意也是如此,殺弟之仇,如何可以不重視起來?
多爾袞沉思片刻,猛然下令,命滿洲鑲黃旗固山額真拜音圖率領(lǐng)本旗勇士,立刻急速前往武英郡王阿濟格那邊聽命行事。
拜音圖聞令后,似乎有些不太情愿的樣子,他猶豫著好像是想要說些什么,張了張嘴巴,卻終歸是什么也沒說出來。
在拜音圖率著滿洲鑲黃旗出發(fā)后,睿親王多爾袞又急命余下的滿洲正白旗、蒙古正紅旗兵馬,以及各旗的巴牙喇勇士三千余人,立刻隨他移營錦州南關(guān)。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汝阳县|
香河县|
阿瓦提县|
台江县|
乳源|
左云县|
罗源县|
新蔡县|
加查县|
永登县|
堆龙德庆县|
永泰县|
阿巴嘎旗|
松滋市|
河源市|
肥西县|
上犹县|
开鲁县|
乌拉特后旗|
定日县|
恩施市|
塔河县|
嘉义市|
望城县|
读书|
晋宁县|
沈丘县|
嘉义县|
祁阳县|
前郭尔|
新丰县|
台中市|
沙洋县|
景泰县|
萨迦县|
高碑店市|
耒阳市|
库车县|
龙泉市|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