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七章:張誠,爾是在教訓老夫不成?-《織明》


    第(1/3)頁

    娘娘宮內的廟祝和道人早已不知所蹤,原本繁茂的魚市交易,此刻也都暫停了下來,轉而由宣府軍派人監督新招募的遼東當地民壯,直接運送至各處軍營之中。

    而今,娘娘宮內外已滿是大明官軍,尤其正殿外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內外滿是頂盔摜甲的軍官將校,偶爾有一絲不協調,那便是時不時傳出來的一聲聲尖細的內監語音。

    “忠忱啊,憑此消息判斷,長嶺山只是出現韃賊蹤跡,未必見得就會攻打,而且那邊還有左總兵與劉總兵的軍馬在,諒來與韃賊相持,當無大礙?!?

    張若麒手里端著一盞極為精致的茶盅,邊嗅著茶香邊繼續說道:“然此處卻是不同,我軍才攻下黃土嶺,正要鞏固防御,以阻止韃賊反擊,更有這河口同為我軍囤糧要地,亦不容有些許閃失?!?

    張誠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又句句在理,但張誠聽后卻只是微微一笑,正待出言反駁,就聽大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張總監可安好?”

    大同總兵王樸推開殿門,徑直入內,他上來就十分關切的對著張若麒左看右瞧,滿嘴皆是關心的話語。

    一番客套過后,王樸才來到張誠身邊就座,他又是十分熱情說道:“張帥,河口大捷,宣府的幾位游擊功不可沒,張老弟治軍有方,智略超人。哥哥我實在是佩服之至?。 ?

    小凌河口殺敗鑲藍旗韃子兵后,王樸的心情極佳,但混跡官場多年的他也是深知,這軍功里邊其實全在人情世故。

    在他看來,張誠麾下猛將如云,兵精糧足,這一回援解錦州之圍,他根本不會缺少戰功。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張誠愿意分出多少戰功來給大家,而最為關鍵的是自己能夠從中分得多少好處。

    此前,他已經多次表露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宣大一體,自己的大同兵馬必須要與宣鎮軍同作戰,共進退。

    這時自然更加向張誠靠攏。

    其實在河口一戰,前有張國棟固守待援,后有張廣達率宣府騎兵與車營一部,馳援河口,形成對韃賊的夾擊之勢。

    而王樸卻一路磨磨蹭蹭,幾乎與急馳而來的宣府騎兵同一時間到達。

    你要說他在此一戰之中,有何功勞?

    或許正是因為他領山西兵馬及時趕到,才恰到好處的對韃賊形成了合圍之勢,最終戰勝韃賊,且斬獲首級頗多。

    然張誠卻是另有一番評價!

    只聽他開口說道:“王總兵見微知著,未雨綢繆,此為一功;運籌帷幄,奮勇爭先,此為二功;坐鎮一方,臨戰不亂,終得擊敗韃賊,此即為三功。

    有此三功,河口一役,當以王總兵為首功!”

    得張誠如此稱贊,王樸心里可是樂開了花,這也就意味著張誠不會與他爭搶河口大捷的功勞。

    當下,他先是謙虛一番:“張帥過譽……過譽啦?!?

    然后就急忙表態道:“今日能得河口大捷,上賴皇帝陛下洪福齊天,下賴張總監指揮若定,更賴鎮標、宣府各營將士,能陣前用命,才有河口之功。

    王樸殫精竭慮,皆為上報君恩,又豈能獨攬河口大捷之功于一身!”

    張誠沖王樸報以善意的微笑,二人皆是不言而喻的心知肚明,張誠將自己的來援之功盡數讓了給王樸,而王樸也不全貪,他的回報便是保薦張國棟、張廣達等人。

    由此可見,真正的戰事往往不在戰場廝殺,也不是那些真刀真槍的搏戰,而是利益的爭奪,是人心的博弈。

    這邊二人心照不宣,張誠才命人將長嶺山送來的書子,拿給王樸觀瞧。

    趁著王樸觀看書子的時間,張誠又對張若麒說道:“總監大人,在黃土嶺時,朝鮮國林慶業曾有言,韃賊暗藏八旗精銳,圖謀斷我王師糧道。

    而今,河口來襲奴賊,只有鑲藍旗一部兵馬,其余各旗均未顯露蹤跡,可見林慶業所言不虛,現鑲白旗既已現身長嶺山左近,想必韃賊所圖,當在我杏塔糧道不假?!?

    張誠接著又提醒道:“末將以為,當即刻將此消息,上報總督行轅,一切行止,當由洪督定奪。如此,就算有些許差遲,也與總監無關不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民和| 新干县| 天祝| 洪雅县| 荣昌县| 陵川县| 太原市| 苏州市| 油尖旺区| 黎川县| 白水县| 新建县| 临海市| 平昌县| 广河县| 霍城县| 卢龙县| 探索| 新河县| 河曲县| 寿阳县| 会宁县| 北京市| 濉溪县| 吴桥县| 承德市| 陵川县| 榆林市| 拉萨市| 喀喇| 城固县| 吉水县| 巍山| 高州市| 东光县| 靖安县| 叶城县| 台山市| 罗源县|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