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果然是雙相局面,陳執(zhí)中為首相,陳執(zhí)中資歷是夠了,慶歷四年就是參知政事,慶歷五年已經(jīng)當過一次宰相。所以這是他第二次為相,有些出乎趙昕的意料,因為陳執(zhí)中最大的功績是破壞慶歷新政,“撥亂反正”,恪守祖宗之法。 由此可見,趙禎是真的恨范仲淹呀!當初那沸沸揚揚的君子小人之爭,還是在趙禎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現(xiàn)在能夠回到朝廷的范仲淹**之人,如歐陽修之流,無一不是在承認當初君子小人之爭是錯誤的基礎上,才被“赦免”回京。 當然,身為范仲淹黨人,歐陽修最早回京,主要還是因為其聲名大又好,乃是當下當之無愧的文宗領袖,這樣的人物放在地方對于趙禎的名聲不好,加以懲戒之后就可以讓他回來了。現(xiàn)如今,契丹沖擊中原正統(tǒng)地位,自號為中國,宣傳自己乃是黃帝之后,大宋急需有文宗領袖站出來打贏這場輿論方面的大戰(zhàn)。 在趙禎的支持下,歐陽修開展古文運動,順遂宋朝方興未艾的學術發(fā)展,在日后終將會演變?yōu)槊暫蘸盏睦韺W。當然,現(xiàn)在一切還早,朝野上下的文風還是以旖旎風光為主,用字詰屈聱牙,駢四儷六。 這個時候,趙昕要是站出來,公開召集幾場詩會文會,順應時代發(fā)展,可以大幅提高自己在士林的聲望。 趙昕倒是也想過,畢竟這種白嫖聲望的好事,最適合太子去干,本身沒有什么風險,好處還有很多,至少可以幫助趙昕減少數(shù)千貫的宣傳費用。此外,和這些中下層官員交往,趙禎也不是太忌憚,還可以為自己日后即位培養(yǎng)心腹。 為什么沒有做,因為現(xiàn)在思想界比較混亂。歐陽修想要在文學界內(nèi)發(fā)起古文運動,改變時代當下主流文體,路漫漫其修遠兮。之前科舉中,這種文體最是吃香,人家越是看不懂越好。 引經(jīng)據(jù)典其實還好,最怕的是一些人為了強行追求格律押韻,篡改人名及事件,加上一些親人避諱,這種文章看下來,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有些類似后世的語文高考作文,老師讓多用名人名言和先進典型,霍金愛迪生這些例子用完之后,就求奇求怪求新,最后寫出來狗屁不通的文字垃圾。這是在提前適應寫論文嗎? 很多人寫慣了這種奇怪的文體,要讓他們點石成金,微言大義,還是很困難的。如果趙昕沒有記錯的話,歐陽修發(fā)起古文運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是他主持科舉,大幅廢黜寫這些文體的考生,情況才變好許多。 風向不定,趙昕也就按兵不動,不急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雖然從心底上趙昕自然是更喜歡那些樸實無華的文章,能夠把事情用最為簡短的文字說清楚。 不急著發(fā)表意見,并不代表著趙昕什么都不能做,既然明白這個趨勢會是如此,歐陽修舉辦的某些文會與詩會,趙昕自然是有錢財支持的。若是歐陽修寫了詩集文集,無錢出版刊印,趙昕就慷慨解囊一番。趙昕手頭有錢,自然不在乎這一點錢,他手下有印刷廠,不過是順帶著的事情。但是對于尋常士人,雖說一個個自詡重義輕利,但是沒有錢,在這汴京怕是要流落街頭。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絕對正確,趙昕也不能,所以一方面資助歐陽修,另一方面,其他持不同意見的文學大家趙昕也都是有資助的。趙昕沒有刻意偏袒一方,反而放任他們?nèi)幷摚胬碓睫q越明,文學上的事情還是爭一爭的好。 社會上的輿論向來為趙昕所重點關注,而且許多輿論風潮還是趙昕一手炮制而成。趙昕期待這些辯論在日后會擦出思想的火花來,加速理學的誕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