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巍巍昆侖,自西向東,橫亙西域,其冰川融水是華夏血脈江水、河水的源起。 昆侖再東,順起一條背脊,將江水、河水分作南北。 這條背脊就是華夏龍脈。 龍脈自西而東,綿延一千六百余里。滅商之后,大周王室在這道龍脊的北麓分別立下兩個王畿,一個是西畿鎬京,一個是東畿洛陽。 果然,大周前后八百年,三十二代共三十七位君王歷四百來年于西畿,又歷四百來年于東畿。 華夏龍氣發自昆侖,一氣東貫,止于宛地玉山,結作美玉,其中一塊碧血丹心,為楚人卞和所得,是為和氏之璧。 西畿之南八百里為華夏龍脈的主脈所在,老子于此脈終老歸隱,是謂終南山。 東畿之南八百里為華夏龍脈的續脈所在,老子于此脈收伏坐騎,是為伏牛山。 在伏牛山脈主峰犄角尖的西北方,伊水由東北蜿蜒上溯。 一個衣衫襤褸、滿面污垢、胡子亂雜的乞丐拄著一根萬能木棍溯伊水而上。 乞丐的肩上挎著一個打著補丁的行囊,行囊的一角露出一雙草鞋的鞋跟。 就其風塵仆仆的樣子,他當是走了極遠的路。 人離不開水。伊水兩岸曾經是富庶的,也曾經是誕生大商賢臣伊尹的地方。然而,這些都是過去的事。在秦國一統天下之后,伊水兩岸大多荒蕪,村落大多有舍無人,行道上長滿雜草。 乞丐邊走邊發出噓噓聲,拿棍子拍打,以驚走游蛇。 乞丐行走一時,見伊水打個大彎,拐向正西。乞丐停下來,從行囊里摸出一塊油布,看向上面的路線圖,目光落在打彎處。 乞丐抬頭看看山勢,沿著伊水西走。走沒多久,視野開闊起來,眼前現出一片寬大的河谷。 河谷右側,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村鎮。 乞丐拄起棍子,佝僂起腰,步態蹣跚地走進村子。 村口豎著一個牌子:伏牛里。 乞丐走向村邊一戶人家,還沒走到,就有大狗躥出,朝他狂吠,但有礙于他的棍子,只是吠叫,不敢近前。 一個老女人迎出來,喝住狗,看向他:“客人哪,你來得太早,晌午飯還沒做哩,你可尋個地兒歇歇,候著!” 乞丐朝她施個大禮:“謝嬸子了,我不餓哩,我是想打問個地兒。” “啥地兒?” “你們這兒最高的山!” “老頭子!”老女人朝院里喊道。 一個老漢走出來。 “老頭子呀,”女人指著乞丐,“客人想問問哪個山頭最高,我還真不曉得哩。” “你要是曉得呀,母雞都打鳴哩!”老漢不無得瑟地瞥她一眼,看向老乞丐,指向東南,“要論最高呀,當是那兒,叫犄角尖,離此地三十多里,我上去過好幾次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