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子房在沒有接到二世賜婚公主給有虞氏之前,認為秦國徹底統治天下還需要八年的時間。但是如今,我觀秦二世治國的方略,剛柔并濟,恰到好處。將公主賜婚有虞氏,意味著江東國中之國的建立,此舉意義非凡。有虞氏將會在秦二世的一力支持下,成為江東第一大豪族,只消三五年的時間,江東那些貴族就會站起來了,若我料的不錯。秦二世賜婚之后,就會撤軍。” 張子房,一向聰穎過人,膽識過人,更是料事如神。 他說的話,基本都成了真。 如今又說了這樣的話,自然引得滿堂驚恐。 其叔公一時間楞在原地,此時他的眼中并無銳利, 只是滿眼驚詫。 “子房,你為何如此篤定?” “據我所知,楚國的駐軍三十萬,本來是秦國叛將屠唯的舊部。這三十萬大軍,算不得秦國精銳中的王牌,但是當初都是精壯。如今十四年過去,軍中士氣萎靡不說,實力早就消退。再加上秦國實行關中本位制,江東本就成了關中人士厭棄的地方,秦二世要輕徭薄賦,首先受影響的就是軍隊。他是不得不偃旗息鼓。” “二世不同于始皇帝,他很受文吏的喜愛。據我所知,自他繼位之后,那些文吏將從前因為畏罪想要掩蓋不報的事情全部都報了上去。不同于沉浸在帝國一統的功業之中的秦始皇,他所身處的位置讓他比在座所有人都更清楚,如今的天下是什么情況。” 張良的話,很是客觀,但是今日這些賓客聽不進去他的話。 周任捻著胡須, “天下如此之大,六國之地盤遠遠大于秦國的疆域。秦國的國制又是天下大事一人決,他或許有此心,但是無力。所以盤踞關中,放松關外,我認為這是我們的機會。” “不,我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決定。如果一個君王不懂得妥協和忍耐,那么受苦的將會是天下人。但是秦二世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至于周公所言,更是恰恰相反。這個了不起的決定,會讓韓國徹底成為歷史。放松對江東的管控,是以加強對韓趙魏三地的管控為代價的。” 眾人聽了,不由得頭皮發麻。 “對于二世來說,這樣大張旗鼓出嫁公主給沒落的有虞氏,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勇氣。我看要不了多久,秦二世就又會做出新的決策,這個人,他會允許楚國遺留貴族繼續存活,甚至會恢復這些沒落貴族的身份和地位。而這意味著,楚國的貴族們會對秦二世的懷柔心懷感激。” 妥協是政治的藝術,在張良看來,秦二世似乎對治國有著天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