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扶蘇聽了,對王賁心悅誠服道。 “君父常言,王賁將軍有勇有謀,今日扶蘇算是見識了。王賁將軍確實是謀略過人,總覽全局。那王將軍所言,扶蘇也當一并向君父請之?!? 王賁對著扶蘇作揖。 李信聽了,頓感不妙。 王賁要往瑯琊! 瑯琊以南,就是楚國。 楚國是我的! 李信上前。 “公子,王將軍乃上將軍,理當率大軍前去討伐后勝,清君側,至于防守瑯琊之地,該是李信所為?!? 扶蘇聽了,神情嚴峻,雙唇緊閉。 而其他人也都是個個面露詫異。 這李信,一心想著攻楚。 王賁聽了,眉頭一怵,但是他并未當場發怒。 豎子! 不自量力,以一庶民之出身,竟然妄想和我王賁一爭高下。 今日守瑯琊,明日好南下伐楚,他日便要讓大王換下吾,而后由你李信當這秦國上將軍嗎? 扶蘇也被李信這忽然之舉給驚到。 這個李信,還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而且,他還真是膽大妄為,公然在自己面前說這話,明著搶功—— 眼前之人,論年齡,不過比他大八歲。 二十五歲,正是血氣方剛之時。 沖動在所難免。 而嬴政,更是助長李信的傲氣。 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世卿世祿之族,在秦國本就少有。 而如今風頭正盛的軍功世家,便是王、蒙兩家。 尤其是王家,軍功之盛,朝野之中無人可與之相比。 對此,嬴政一直刻意打壓。 為了平衡王家,所以嬴政刻意提拔原本想要通律為吏的蒙恬,多次給予機會讓其立功。 但蒙恬的聲望還未積攢下,此時完全無法和王翦之子王賁相提并論。 而李信忽然間冒出來,無疑是讓嬴政松了一口氣。 千里逐燕太子丹,取其首級,唯他一人耳。 所以,嬴政可以偏袒李信,扶持李信。 二將相爭,最后受益的人,自然是嬴政。去 扶蘇自然要順著嬴政的心意去為。 嬴政偏袒李信,那他這個儲君,就得為王賁做主。 畢竟,王賁才是上將軍。 只能是,不愧是嬴政。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