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君父若是肯聽兒臣之計,不出兩年,函谷以東,皆為秦之疆土。” 扶蘇眸子深邃,語氣堅定,可謂字字鏗鏘。雖然盤腿坐著,可是胸膛高高挺起,底氣十足。 嬴政聽著,自然也心動不已。 “楚國強大,而今楚國備戰,天時地利人和具在。即便君父派大軍強攻,秦國依舊會損失慘重。” 嬴政聽了這般說辭,眼底微微不耐,“既然要說,那就一口氣說清楚,你是跟何人學來的,說一句,留十句。何況楚國何來天時地利人和之說?區區殘楚,寡人早已下了決心,派二十萬大軍,將楚地拿下。” 嬴政將心中想法脫口而出,這可讓扶蘇心一驚。 “君父竟然要派二十萬大軍攻楚?” “攻楚,寡人早已有了打算。”嬴政忽覺自己已然說漏了嘴,索性就將自己的計劃全部說了出來,“寡人決定發兵二十萬,由蒙恬、李信各帶十萬兵馬,分兩面進攻。” 扶蘇忽的覺得眼前一暗,心里頓時萍飛槳亂。 要知道,史書上寫的很清楚,當年秦王政發兵發兵攻楚,問大將軍王翦,攻楚要多少兵力? 王翦上曰非四十萬不可。 嬴政便又問李信,李信卻說十萬足矣。 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 李信和蒙恬被項燕大敗于城父,秦軍損失慘重,七都尉戰死。 可蒙恬后來還在修長城,北抗匈奴方面為嬴政立下汗馬功勞,為嬴政所器重。 至于這李信,自此就在史書上消失了。 若不是他先發制人,早一步暗示嬴政將昌平君接回來,歷史必然重演。 說起來,他可是為嬴政節省了不少時間。單說攻魏,原本靠著工匠們那種滾圓木搬運的方法,挖個河道,去引水淹大梁,起碼要三個月的光景。 可是靠著他發明的推車,魏都大梁才在一月內就被攻下。 連右史都親自對自己說,這是秦國國史上一樁奇事! 王座之上,嬴政面色冷峻。 扶蘇這副表情,竟然和王賁、繚這些人一致。 “好了,攻楚一事,寡人早已和王綰定下計策。”在這件事上,嬴政不容許任何人對此有質疑。“你若是不能讓寡人費更少的兵力,那就回去吧。” 兵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