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不做冤大頭-《都督請留步》
第(3/3)頁
其他時候不是太冷就是經常下雨臺風,無法將鹽曬干。
于是劉益守提出將曬鹽法的核心步驟與現在流行的“煮鹽法”提純食鹽的優勢科技結合,在去除雜質這方面,是現有曬鹽法所不能比擬的。
總結一下,這個辦法就是所謂的“海鹵煎鹽”,用日曬的辦法得高純度含多種鹽的鹵水,再用火炤加熱析出晶體的辦法得到食鹽。
通過精準把控氯化鈉與氯化鎂析出所需飽和度的不同,從而在氯化鎂析出之前,就析出食鹽,這樣便能極大減輕勞動強度與資源消耗。
先曬鹽得到富含鹽分的“鹵水”,再用鹵水上炤臺析出食鹽。這種辦法不求一次到位,而是以提高生產率為目的,雜糅各種產鹽法的優勢。
雖然原理很簡單,但其中的技術細節卻一點也不簡單。賈思勰在射陽待到快入冬,經過幾個月試驗,反復改進,這才成功推出來“新式的”曬鹽法,極大提高了食鹽產量!
不僅質量有競爭力,而且可以大規模生產!
此法后來被朝廷推廣開來,沿海郡縣紛紛效彷,百年間又不斷改進,形成了非常穩定高效的制鹽之法,具有廣泛的推廣性,甚至在廣州、崖州等日照充分的地方效果更好。
只要是靠海的地方,只要氣候合適,都可以玩。
后面數十年內,隨著南北運河的開通,廉價的海鹽紛紛通過漕運涌入全國各地,使得內地井鹽的規模大為縮減。
無法生產“特色鹽”的小型鹽井幾乎都被關停。普通百姓購買食鹽所需的財帛不斷縮減,質地卻比從前高了許多!
一波持續多年的行業大洗牌,極大改變了各地鹽場的分布。有些靠海的鹽場規模在不斷擴大,有的內地鹽井卻又被不斷關停,因為這個損失慘重的世家大戶不知凡幾。
朝廷還讓崔暹帶隊,重點巡查丹陽、廣陵(揚州)、三吳等地,督促地方官府宣講鹽稅免除政策,讓不同階層的百姓都了解朝廷的政策,造成一種“鹽價必然下跌”的心理預期,同時廣泛爭取民心。
楊愔得到劉益守的授意,牽頭制定食鹽標準,細分等級,出臺細則,確定什么樣的鹽是需要收重稅的“貢品鹽”(特種鹽),什么樣的鹽不可銷售不可食用。
同時,朝廷也在大鹽場所在地實行新型的稅收制度,以貨幣甚至食鹽的形式交稅,不對失去田地的鹽場工人收取田租地租,讓他們不必兌換糧食布匹交租,甚至提供“定點換糧”的場所以鹽換糧,使得這些人對本地世家大戶的依附大為減弱。
一面努力提供整體食鹽的質量,淘汰劣質鹽,一面努力提供品質尚可的優質鹽,對世家鹽井的食鹽進行擠兌與打壓。
這一系列持續多年的組合拳,其威力之勐,影響之深,已經遠遠超過了“鹽”的范圍。甚至未來當人們做菜時準備放鹽時,便會下意識想起劉益守這個以一己之力攪動風云的人。
……
而此時位于風暴中心的劉益守,并不是在享用李祖猗那柔軟妙曼的身體,也不是在建康城的某個別院觀摩吳王府選“秀女”的夸張場面,而是在書房里跟千里投奔而來的段韶商議大事!
至于二人是在商議什么事情,那自然是關于接下來應該如何攻略河北!如果說誰對高歡勢力內部了若指掌的話,可能孫騰都要排在段韶之后!
畢竟,段韶是一線掌軍的將領,他的意見,天然就代表了權威!
先說題外話,哪怕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了以后,生產力條件也是極為有限的。與封建時代盛世時的生產力,提高得很有限,多半都是在補課,某些地方甚至因為戰亂而缺失。
不過那時候吃鹽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
所以我就在這里問一句:那時候人們的日子好起來了么?
答案是確實好起來了,但不是因為有鹽吃。
打得起抗生素,是因為國家把每一支青霉素的價格打到了3分錢以下,跟鹽收不收稅無關。
生產力發展了,才能有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免鹽稅就能包打一切的。
因為每個人都要吃鹽,而鹽便于存儲不容易損壞,這就是天然的“人頭稅”載體。可是鹽本身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哪怕是古代,鹽也絕對夠吃!
清朝的鹽稅占了國稅的相當比例,那是因為統治者對治理國家一籌莫展,解決不了封建時代的頑疾,只能是“將錯就錯”,繼承前朝的政策。
這個錯,是安史之亂后,唐朝打的補丁。一代代流傳,繼承,改進得來的。
隋朝開皇三年到安史之亂以前,是沒有鹽稅的。也就是說,封建王朝,不收鹽稅也無妨,有開皇之治與貞觀之治兩個成功案例。
隋朝依舊滅亡了,唐朝依舊興起了,沒了鹽稅,也沒見山崩地裂,不是說非有它不可。
鹽是鹽,鹽稅是鹽稅,二者本身沒有直接關系。
劉都督辦事的思路,往往可以跳出古人的框架,透過現象看本質。
有鹽,百姓生活水平會好一些,起碼不會因為缺鹽而痛苦,但身上的負擔不會減輕多少,統治階級遲早會在別處補回來。
但,這一招可以直接毀滅世家大戶當前除了田地收成以外最大財富來源,并且贏得最廣泛的民眾支持,為統一創造輿論與民心支持。
要不然我寫它干啥呢?
想想老硬幣楊堅為什么開皇三年要頒布這個法令,他是為了對付誰,很多答案都在史書的陰暗處,不會直接寫出來。
這就是為什么劉都督是老大,其他人小弟的根本原因,思維的高度決定了群體中的地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内江市|
岱山县|
双城市|
报价|
普格县|
讷河市|
仙桃市|
河津市|
孟州市|
湘西|
新津县|
离岛区|
义乌市|
商南县|
深州市|
延寿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深水埗区|
常州市|
梧州市|
凤庆县|
陵水|
涿州市|
江源县|
诸暨市|
濮阳县|
周至县|
新和县|
房山区|
鞍山市|
绥江县|
乐都县|
凤翔县|
黎川县|
卓资县|
宁蒗|
桑日县|
普安县|
微山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