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難道是因為我太菜了嗎?” 按摩師深深的懷疑起自己的工作水平了。 導演和工作人員也都趕了過來,紛紛詢問怎么回事。 方景龍可是國樂界的大佬,如果在這個節(jié)目出了什么問題的話,就算是六公主,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當大家知道原來是方景龍大師剛才由于彈奏太過于用力,所以手指有些抽筋,而林桐直接幫助對方給治好了,不由的都有些迷幻了。 大師彈琵琶把自己的手指彈抽筋了? 這就很離譜! 林桐幫助方景龍大師治好了抽筋? 這就更離譜了! 但是,知道了方景龍大師并無大礙,讓導演和工作人員的心中放松了不少。 錄制繼續(xù)進行。 而對于看播出的觀眾們,對這一切根本就不知道。 看到林桐扶著方景龍大師一起,邀請那些后面的樂者們站在前面,向大家展示了一下這些已經稱為非遺的國樂樂器。 主持人藍菲兒走上來,一臉喜氣的說道,“國潮華夏,咱們的國樂為我們的節(jié)目打響了第一槍,而且還是響亮的一槍,感謝方景龍大師,也感謝我們這些年輕的樂手們,為我們帶來了這么棒的一首音樂!” 方景龍帶著自己的弟子離開了舞臺,舞臺上只剩下了藍菲兒和林桐兩人! “當然,最要感謝的自然就是這首歌的作者,林桐先生了!” 林桐微微頷首,說道,“主持人太客氣了,如果沒有方景龍老師,我也不會想到創(chuàng)作這么一首《琵琶行》來,都是方景龍老師和他的學生們的功勞,我只是一個工具人而已!” 藍菲兒看著如此謙遜的林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說道,“林桐先生還是那么的低調謙遜,這首歌相信讓很多的觀眾都領略到了國樂的精彩,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非遺作品的發(fā)布環(huán)節(jié),讓我們用新潮的目光來欣賞最新潮的非遺作品。” 一項項讓人眼花繚亂的非遺作品不斷的出現,而且配合著最新潮的方式,有歌舞,有說唱,還有話劇的方式,將一項項非遺產品都給表現了出來。 而且這些非遺作品,都曾經在華夏的某一部電影中出現過。 很多觀眾都發(fā)出了驚訝的呼聲,沒想到咱們華夏的電影中,還蘊藏著這么多的寶貝沒有被挖掘出來啊! 不但全場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是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而且有一些小時候曾經見到過的東西,也讓他們驚叫出聲,一下子就讓他們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一直,到了最后一項非遺作品。 陳斌和藍菲兒再次回到了舞臺上。 陳斌有些感慨的說道,“接下來的這個非遺作品,可以說是華夏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是華夏電影的開山鼻祖,那就是在1905年,由京城的豐泰照相館拍攝并在前門大觀樓放映的華夏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定軍山》。” 藍菲兒笑著說道,“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電影《定軍山》的非遺世界!” 一小段《定軍山》的片段,讓大家一下子就來到了清末明初的那段時間里,譚鑫培先生作為華夏京劇界的泰山北斗,為華夏的電影業(yè)開了一個頭。 一陣熟悉的鑼鼓聲,舞臺上出現了兩位武生演員,同樣都是《定軍山》中老黃忠的扮相。 這兩位,正是譚門第六代和第七代的傳人,譚笑曾和譚政巖父子倆。 兩人在舞臺上來了一出“黃忠戰(zhàn)黃忠”的好戲,手中的長刀不斷的飛舞,別看譚笑曾先生已經快七十歲了,但是,在舞臺上的精氣神一點都不比兒子差,而且閃轉騰挪之間,腿腳依然非常的利索。 “這一封書信來的巧, ……” 一段耳熟能詳的唱段,譚氏父子二人唱出來,如同一個人一般,不但聲音沒有差別,就連身段,都是一模一樣,不愧是譚派的嫡傳,這功夫,絕對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 三分鐘的表演,讓臺下的戲迷們看的是直呼痛快,也讓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京劇的觀眾們,也是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最后,兩人同時一個帥氣的亮相,獲得了全場觀眾的滿堂彩。 穿著黑色長衫的林桐,緩緩的走了出來。 “1905年,譚鑫培先生信步《定軍山》,京劇邁出了第一步,于是,京劇的魂在電影世界中留芳百年,國粹京劇為華夏電影注入了膽與魂,如今,不但華夏的電影已經趕超世界市場,而且我們的國粹京劇也走上了國際舞臺,輕哼一曲老調,對話整個時代,曲終人不散,讓我們再唱一出《定軍山》。——” 譚笑曾先生和譚政巖都離開了舞臺,舞臺上只剩下了一身黑衫的林桐。 讓臺下那些年輕人發(fā)出低聲尖叫的是,舞臺的另一側,出現了一個dj臺子,上面站著的那個人,是一位穿著火辣的女dj。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