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后,隨著越來越多的災民涌入,晴州的名聲也終于漸漸傳出。 先傳到周邊,再向遠處擴散,而后,終于傳遍了整個大周。 像遙遠的北方就有逃難的百姓偶爾聽到過路商隊的只言片語,而后將晴州奉為心中圣地:聽說,只要往南走,有個叫晴州的地方,不缺水不缺吃,他們還賑濟災民呢! “阿娘,撐著些吧,我們去晴州,去了晴州就好啦!” “娃子,你起來啊,你別倒下,別睡……我們去晴州……去晴州,嗚嗚嗚!” 倒下的人永遠倒下了,未曾倒下的跪在旁邊嚎啕大哭,卻哭不出眼淚。 不是不悲痛,是缺水,缺水到眼淚都是干枯的。 就連那些意圖從南往北,又從北往南倒騰貨物,發一發國難財的大商人,都漸漸慌了,怕了。 因為作為大商人,他們雖然不缺錢,暫時也有足夠的屯糧,可有錢有糧也變不出水。 人要是沒水喝,任你是財富滔天也罷,照樣會被渴死。 而亂世伴隨的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邪靈的滋生。 有些百姓餓急眼了,渴昏頭了,聚集起足量的人甚至有膽去搶劫大商隊。 雖然大商隊多半有高手護衛,能夠打退這種災民,但在之后卻往往容易沾染上過量的怨氣,然后引來邪靈追蹤。 為此,各地還出了不少懸案。 總之就是一個字:亂。 越來越亂,越來越亂了。 有些商人甚至都萌生:“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去晴州?”這樣的想法,并說出這樣的話來。 而將近七月中旬的這一天,晴州刺史余松柏忽然收到隔壁黔州刺史傳來的一封信。 黔州刺史在信中拐彎抹角地、委婉地問:老余啊,你說,我要是帶著我們這個州,歸服楚王,殿下他能收我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