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如今這一步,他已經是被架上去了,不可能再下得來。 清平伯能征慣戰,整個江氏亦不乏血性男兒,自然是要對楚王全力支持。 接下來一段時間,晴州就進入到了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 最特殊的一個地方在于,天下大旱,晴州亦是大旱,但晴州范圍內,卻時不時就有學會了行云布雨術的王府臣屬,又或者是二十一盟弟子到各地去布雨。 他們的功力雖然有限,往往并不能大范圍降雨,但卻勝在人數夠多。 而且晴州的地盤并不算很大,有這些人不辭勞苦地,反復奔波在各地,再加上各種農具的改進, 還有更為精準先進的耕種指導, 以及種種惠農政策,到六月中旬,晴州竟是迎來了第一波早稻的豐收! 是的,晴州豐收了。 在如此大旱的情況下,晴州居然還豐收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更是晴州官民,上下一心,辛苦付出的應有回報。 但這里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提一提,那就是,即便是在晴州本土,江琬也從未命人宣揚過“人工降雨”之事。 她甚至是要求到各地去輪番降雨的人,要他們盡量低調保密的。 不過秘密這種事情,一個人知道的叫秘密,兩個人知道三個人知道的,那就說不上是不是還能秘密了。 至于數百人甚至上千人知道的,那……嘿,那叫做公開的秘密! 所以即便江琬從未特意宣揚,晴州本地也是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些,明白自己這邊能夠雨水不斷的原因,應該是跟官府……或者說跟楚王府有關。 不過百姓們大多居于當地不會隨意走動,普通百姓的消息也多半閉塞,所以晴州這邊雖然建設得十分紅火,可大周其它地方的情況,普通百姓又不知道—— 因此在短時間內,一般的百姓也只知道自己的日子是比以前好過了,至于跟其它地方做對比,這個概念大家暫時還沒有。 直到有一天,晴州最北邊,靠近黔州的地方,來了一伙難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