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天是看起來非常普通的一天。 江琬正在過問各地紅薯的生長情況,余松柏則在激動地稟報:“王妃,您上次分過來的第十號種藤,雖然還在生長,但結出來的地瓜最大的已經超過成人兩個拳頭大了。” 也就是說,這樣的紅薯,單個兒的大小一般已經超過一斤,拎起來能有五六寸長,成人拳頭粗。 就這種紅薯,如果挖出來做糧食吃,其實已經算得上是超級大豐收了。但這些紅薯還在長,它們還有繼續生長壯大的空間! 這意味著什么? 余松柏激動得簡直都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他不是消息閉塞的愚昧百姓,如今大周各地究竟是個什么情況,他可是知道得很。 那可真是,說一句赤地千里或許有些過——畢竟大旱還只持續了幾個月,各地的河流湖泊中總有些存水,地下水資源也尚未完全枯竭,還不至于到赤地千里的程度。 但全大周的糧食,除了晴州都減產了,這一點卻是毫無疑問的。 那不是一般的減產,是減產到許多普通百姓大約都會挺不過去的那種程度。 就是各地的地方豪強,也都大受其傷,日子非常不好過。 在往年,天氣正常的時候,有些地方會有旱災,有些地方會有水災,可總有一部分地方,能維持住一個風調雨順。 一般來說,是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旱,或者所有地方都澇的。 這樣,就算是一地有難,朝廷也還能調集其它沒有受災地區的資源,給予賑災,給予支援。。 可要是所有地方都受災了呢? 這又該怎么辦? 余松柏是想不出來該怎么辦了,并且,新帝那邊, 好像確實也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因為關于這次大災, 朝廷沒能給出任何有效的應對。 是的, 新帝沒有賑災。 他賑不了這么多地方的災,依靠鎬都城內的各大官倉,他最多也只能維持住京畿一帶不生民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