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琬聽秦夙詳談巫州。 秦夙道:“巫州多雨,多山,耕地稀少,光只是依靠本土耕種的話,巫州百姓其實很難獲得足量的糧食活命。” “所以除了需要打獵,巫州人往往還需要從周邊地界購入糧食。” 聽到這里,江琬就沒忍住插了一句道:“所以巫州人,還常常需要到晴州這邊購入糧食?” 晴州巫州是交界的,巫州人要購糧,自然是晴州這邊最方便。 當然,他們也可以去面向其它州縣購糧。 比如在巫州更西邊的邵州,更南邊的潯州。 秦夙道:“是。。邵州同樣多山地,雖然不似巫州這般瘴氣遍布,蟲蛇滿地,以至于普通百姓出了寨子都生存困難,但糧食產量卻也不夠多,能堪堪滿足本土都算是勉強,很難再大規模往外賣出。” “潯州更甚,潯州更偏南方,是百夷諸族聚居之地,深受扶南國的影響,甚至比起巫州還要排外。” 說到這里,秦夙竟是輕輕嘆息了一聲。 “當年最為繁盛時期的大魏都未能統一扶南,只能將其劃為邦國。潯州地勢險惡,人口稀少,民風彪悍,不是王化之地。” “其實,潯州雖是在大周版圖之上,實際上我大周從立國起,卻甚至沒有派遣過哪怕一個刺史到潯州去。” 所以,潯州雖不曾像扶南一般獨立成國,但實際上要將其當做是邊界小國來看待也是可以的。 潯州人口也少,也不擅種植,同樣不可能為巫州提供糧食。 巫州又怎么同潯州交流呢? 至少巫州人還接受朝廷派遣的刺史,名義上他們還是臣服大周的。潯州完全就是個三不管,大周朝廷因怕丟臉,索性都不派人過來。 當然,主要也是潯州這邊物資貧乏, 朝廷向來將其視為南蠻之地, 因此也懶得費心收服。 總之就是, 除了晴州,在周邊地帶,巫州很難再接觸到其它的糧食供給方。 秦夙道:“當初在晴州界碑處, 巫州人反而先跑出來,火急火燎地想要阻攔你我, 自然也是因為對巫州而言, 晴州極為重要。” “琬琬, 你只需治理好晴州,使晴州日漸繁華。巫州百姓能知曉晴州這邊的好, 卻偏偏沾不到晴州發展帶來的好處,反而只能眼睜睜看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