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位國公之孫。 兩位大儒,代表著四大書院。 紛紛向許清宵拋橄欖枝,這種待遇簡直是讓人羨慕至死啊。 對于武將的招攬,這些夫子們到不覺得什么,畢竟自古以來文武就很難走到一起。 政治因素再加上性格問題,走不到一起是必然的。 同時青睞一個人,也極其之少,但他們也明白國公為何拉攏許清宵。 滿江紅這首千古名詞,只適合征戰將士,那幾位國公可都盯著,許清宵若是贈給他們其中一人,對他們來說又是濃重的一筆。 所以看中許清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武將們互相貶低兩句也就沒說什么了,畢竟當著這么多外人,吵起來肯定丟人現眼,傳到家里去,估計少不了一頓打。 兩位大儒將文章收拾好后,趙元也奔赴而來,將玉盒交給周民大儒。 東西到手,眾人也就沒有繼續逗留了。 “清宵小友,京城見。” “若不是護送絕世文章過急,老夫也愿意留下來與清宵小友好好聊聊,可惜啊。” 兩位大儒開口,眼中帶著笑意,與許清宵告別。 “諸位慢走,待學生前往京城,必會登門拜訪。” 許清宵作禮,恭送幾人離開,也明確說了會去登門拜訪。 這種人脈肯定是要好好維持,兩尊大儒,三位國公,若是能得這種人的青睞,那自己以后去了京城完全可以橫著走啊。 像螃蟹那樣,而且還不用看人臉色。 當然許清宵更加明白的是一點,交情這種東西,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現在只是一時覺得自己不錯,有個好印象。 若是自己真阿諛奉承,反而討不得好。 所以順其自然要更好一些。 “哦,對了,清宵,這件東西你拿著,是文宮取出來的,大儒文印,有了這塊文印,也無需擔心什么妖魔找你麻煩,防止一些暗算。” 陳心大儒準備離開,不過臨走之時,將一塊玉印交給許清宵,這是文宮取來的,可以保護許清宵不被邪祟入侵。 類似于魘族這種入夢之術,就可以有效防止。 “多謝先生。” 許清宵感激,后者只是笑著拍了拍許清宵的肩膀,也沒有多說什么,就這樣離去了。 這行人來的快,走的也快。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絕世文章,皇帝還在等著,自然不能逗留。 至于許清宵,按理說應該直接帶到京城去,但當今圣上沒有下達旨意,所以一切順其自然。 再者直接強行將許清宵帶過去也不好,畢竟人家有人家的生活圈子,最起碼告個別要吧? 這次府試結束后,許清宵必然榜首,府試榜首,就可以進京預備科舉,甚至還可以擁有提前面圣的機會。 換句話來說,許清宵來京都發展是遲早的事情。 龍舟騰起。 在南豫府百姓目光之下,入云霄之中,而后快速消失。 天穹之上。 一片蔚藍。 陳心與周民站在舟頭,兩人望著白云,沉默不語。 最終,陳心大儒率先開口。 “你覺得此子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