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心大儒開口,詢問周民大儒。 “面相極好,有儒家大相,品行端正,不卑不亢,抄錄百卷文章,謹慎有道,難得啊?!? 周民大儒給予的評價很高,同時他看向陳心大儒。 “陳老學過面相,你覺得呢?” 周民大儒問道。 “他面相的確極好,是有儒家大相,只是我觀他面相,看得出他有兵家之意。” “兵家?” 周民大儒微微皺眉。 “恩。” “他命理是武曲,善兵伐。” 陳心大儒回答,這個回答讓周民大儒沉默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能作出這等氣勢之詞,想來也不滿蠻夷征伐。” “如今朝廷動蕩,陛下剛剛登基,女子登基,千古奇談,陛下需要北伐,穩定天命,百姓也希望大魏恢復鼎盛,可如今局勢不同。” “若主伐,大魏將迎來真正危機,可若不主伐,不得天命,如今朝中本就不平衡,此人若是善兵伐,或許對大魏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陳心大儒有些感慨。 許清宵是一塊讀書的璞玉,但讀書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儒臣,一種是文臣。 儒臣立心為天下,文臣立命為國家。 誰都知道,大魏王朝七次北伐失敗是恥辱,天下百姓也希望有一天出現一位絕世將才,完成武帝夢想。 但很多事情不是希望就能解決的。 百姓要吃飽,天下要太平,經濟要回暖,江山易得不易守,若在北伐,加重內憂外患,對大魏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七百多年的大魏江山,或許轉瞬之間,便會成為歷史。 如若不是內部問題太大,按照大魏那些將領的脾氣,早就已經整備三軍,再次北伐了。 “陳老有些擔憂了。” “我見清宵十分聰慧,即便善兵伐,但也懂得進退,無論如何他畢竟是我儒道之人,待他進京之后,我等好好指點指點,相信他自己會明白的。” 周民大儒想了想,給予了這個回答。 “恩,也就是這點,我才稍稍安心,好在他走的是儒道,未來即便是進了兵部,有朱圣立意在,也不會妄動?!? “不過是好是壞,都只是空談,無論如何,十年之內,我大魏又要出一位大儒了?!? 陳心大儒認真說道。 “十年嗎?差不多了。” 周民大儒跟著點了點頭。 他們知曉許清宵入學不足一月,便晉升八品,這的確讓人驚訝,可到了大儒這個層次,看的東西都不一樣了。 對普通讀書人來說,二十九天就能晉升八品,只怕要不了三四年就能晉升大儒,甚至有成圣之資。 可對于大儒來說,二十九天晉升八品,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但要說成圣,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儒道七品之前,都只能算是入道,養氣,開竅,修身,都屬于一個入道的階段。 莫說二十九日,就算是一日晉升八品他們也不會有太大的驚訝。 真正難的是七品。 明意。 從這個境界開始,才會明白何為一品一重天這句話的含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