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唐六軍-《茍出一個盛唐》
第(2/3)頁
可謂是矯枉過正。
如果只是這些倒也罷了,其實分化兵權沒有錯,但從制度上從上到下壓制和歧視武人就不對了。
武人同樣也是為國浴血的將士。
趙宋以囚犯充軍,對士卒侮辱性的臉上刺字,大力扶植文教,國家精英皆以東華門唱名為榮,以上陣殺敵為恥。
國家血性一掃而空,屈服在異族胯下,打輸了割地賠款,打贏還要花錢買平安。
大宋文人們喜滋滋的自吹自擂:我大宋承平百余年,功邁漢唐。
李曄一想到這些就直犯惡心。
他的樞密院相當于國家戰略部,在未來要統籌全國之軍事,制定御敵之策,單純的文人肯定不行,單純的武人也不行,只有具備戰略眼光,文武全能的人才能勝任。
在王師范調回長安的兩個月里,李曄一直在于他探討這些問題,今天提出來,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建議。
張承業思索了一陣之后,連連點頭,“禁軍、輔軍為國家所有,大唐所有,此舉可抑制百年的積弊。”
唐軍軍權在李曄手上,輔軍在張承業手上,兩人達成共識,此事基本就定下來了。
“如今大唐地域狹長萬里,從龜茲到鄂岳,若是地方有事,中央難以作出反應,貽誤戰機,朕建議設立都督,如龜茲都督,西州都督,江陵都督,都督者,可統合戰區禁軍、輔軍之權,因敵制宜,遇戰有自決之權。”李曄說出了心中的構想。
文武分制,有時候會變成互相牽制,在和平時候固然很好,但在戰區,很有可能就演變為災難了。
張承業和王師范都不是食古不化之人,知道李曄此舉用意所在。
“此例一開,會不會重蹈節度使之覆轍?”張承業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李曄笑道:“不一樣,節度使身兼數州之地,財力兵力雄厚,朕設都督為軍事前沿,僅有戰區一州之地,沒有后方支持,無力供養大軍。”
軍權分出去了,但財權依舊捏在朝廷手上。
只要宣教使與皇城司不崩塌,這些都督們的一舉一動都繞不過皇帝的視線。
“陛下高瞻遠矚。”張承業道。
李曄微微點頭,感覺心情從來沒有這么暢快過,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今后,禁軍四十退役,有功者任職于輔軍或者地方甲長保長,有傷者充于驛站,境內男丁十五歲便要服當地預備役,為期三年,農忙為民,農閑為兵,取其優者入輔軍。”
張承業道:“陛下此舉甚好,只不過施展起來,牽涉的部門太多,若是放出消息,事情沒辦好,將士與青壯皆生怨懟之心。”
“再麻煩也要辦,否則退役士卒何處安身?”按照大唐舊制,這些退役將士可以賞賜勛田和永業田。
不過這樣做弊端也很明顯,其實是培養一批土地兼并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泸州市|
扶风县|
兴安县|
佛冈县|
盘山县|
彰化县|
新邵县|
晋州市|
葫芦岛市|
义马市|
海淀区|
三都|
鄱阳县|
隆林|
海安县|
安陆市|
琼结县|
定州市|
嵊州市|
枞阳县|
德兴市|
榕江县|
达州市|
台南县|
福泉市|
长泰县|
东明县|
泰顺县|
通榆县|
介休市|
龙里县|
莱州市|
南皮县|
合作市|
崇左市|
铁力市|
吴忠市|
宝应县|
琼结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