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唐六軍-《茍出一個盛唐》
第(1/3)頁
從汴州將軍傳來的情報,朱溫戰敗之后,也開始進行內部整合。
設崇政院,以敬翔為知崇政院使,劉捍為副使,李振為知樞密院使,寇彥卿為副使。
改左右長直軍為左右天武軍。
改宣武牙軍為左右天威軍。
合左右堅銳、左右夾馬、左右突將為左右龍驤軍。
這六軍全部置于侍衛親軍旗下,也就是傳統的中央禁軍,此外還有踏白都、拔山都、廳子都、落雁都直接聽命于朱溫。
但凡梁軍重將,全部收入侍衛親軍麾下,以朱友裕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牛存節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胡真為西面行營防御使,王彥章、王檀、閻寶皆為副使。
原本在戰敗之后與汴州離心的梁軍,又整合在一起。
朱溫大力提拔了一批中下級將領,王彥章、王檀、閻寶、韓勍等人開始步入梁軍高層,又新收朱友謙、朱友讓、朱漢賓等驍將富商為義子,使其對梁軍的控制進一步加強,還按照敬翔的建議,取消跋隊斬等嚴酷軍法,以汴州之資獎勵侍衛親軍各部,梁軍上下皆喜。
不過盡管如此,依舊有人舉起了反旗。
天復元年九月,蔡人張暉聚眾三千人,糾合蔡州匪類,打出回歸大唐的旗號,于蔡州城作亂。
襄州的李筠還未反應過來,申州王彥章領一千輕騎,三日間平息叛亂,又斬殺亂軍家眷五千口,震懾蔡人。
等李筠出兵的時候,蔡、許防線再次穩固,兩軍小戰一場,各自回軍。
“臣建議合天策軍、禁衛軍為禁軍,分設六軍,直屬中央,與地方無咎,又于天下咽喉之處設軍鎮,以禁軍守御,各州不再設州兵,全改為輔軍,中央統籌,地方知州節制,負責地方的守備與治安,禁軍中退役將士,可依照功勞授予輔軍官職。”成為樞密參軍的王師范,再綜合了梁軍整改之后,提出建議。
原有的天策、禁衛二軍,已經臃腫不堪,而唐軍中新起的將領越來越多。
有功將士得不到提拔,始終是個隱患。
樞密院中,除了王師范還有李曄、張承業。
李曄忽然想到宋朝的禁軍與廂軍。
當然禁軍與廂軍的體制并不是趙匡胤創立的,而是自朱溫始,歷經五代之后不斷演化,至柴榮改良而出的。
與之配套的還有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三衙。
然后趙宋官家們以文臣主導的樞密院與三衙互相牽制,三衙本就兵權分散,無法與樞密院抗衡,逐漸淪為樞密院的附庸。
這便是趙宋的以文御武。
雖然有效的制止了武人叛亂,但也閹割了國家軍事實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义乌市|
萝北县|
揭阳市|
永定县|
衡山县|
鹿泉市|
井研县|
迁西县|
大冶市|
大兴区|
高密市|
三都|
洛隆县|
团风县|
西吉县|
嵊泗县|
依安县|
石门县|
赫章县|
平陆县|
垫江县|
乌拉特中旗|
象山县|
渝中区|
屯门区|
临西县|
绥德县|
瓮安县|
开江县|
成安县|
榕江县|
贡觉县|
民权县|
甘孜县|
金湖县|
河间市|
甘洛县|
沁阳市|
和政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