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第七題,所有皇帝的臉色都有些不自然... 這道題,絕對是所有考題之中最為沉重的一道。 哪怕是之前,劉徹、劉病已等皇帝,都避而不談,沒有去質疑。 錯了就錯了,沒有得分也就罷了。 這道題, 已經涉及到朝廷運轉更深層次的東西。 從之前的幾次質疑中,他們能看得出來,城主對老劉家皇帝的感觀可不太好。 若是再糾結這個問題,使得老劉家的一些東西曝光,那就更尷尬了。 哪怕以厚臉皮著稱的老劉家,現在也感覺到有些尷尬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 劉秀這個后世皇帝, 居然會選擇質疑這道題。 經過之前的交流,劉家皇帝們都知道。 劉秀這個后輩, 乃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后輩。 若非有劉秀,他們老劉家的天下,只是傳承了二百一十年就結束了。 是他,是他,正是有了劉秀的力挽狂瀾,才硬生生將已經崩潰的大漢江山給拉了回來。 西漢二百一十年滅亡之后,劉秀開創的東漢,又生生為老劉家的大漢王朝續上了一百九十五年。 使得整個大漢王朝的壽命,高達四百二十二年。 翻遍史書,無出其右者。 言歸正傳,光幕之上,顯示出劉秀的試卷。 第七題,劉秀選擇的答案是‘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城主的判斷之中,給出了五分的滿分。 很顯然,劉秀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符合判題標準,所以才能得滿分。 但是, 此時的劉秀, 卻是對這道題產生了懷疑。 所以,他選擇站了出來,向城主提出了疑惑。 “哦,你確定要知道這道題的標準答案?” 嬴政聞言,贊賞的看著劉秀,輕輕問道。 他看得出來,劉秀已經超越了這道題目,站在了更高的位置。 問這個問題,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為了天下百姓,考慮最實際的問題。 這一點,已經比之前老劉家的皇帝們都要好了。 “是的城主,秀想知道最佳答案,以便我等今后在處理天下大事上,做出最好的選擇!” 劉秀選擇的是第二個答案,雖然得了滿分,但他感覺在這個事情上,這個答案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僅如此,在獲得了‘諸天帝皇城’的正式城民身份之后, 國力提升了數倍。 他感覺,從此之后治理天下的方式,應該有所變更,有所改變。 而對于這一點,他還拿不定主意。 “最佳答案先不急,你能說一說,對于這種事情出現之后,能想到的最佳處理手段嗎?” 嬴政點了點頭,對知道上進的劉秀很是滿意。 不過,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對方。 正確答案,顯然是第一個選擇: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渡過難關; 這是后世王朝的處理方式。 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無數次。 無論是洪災,還是地震,亦或是瘟疫... 上至朝廷官員、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團結起來。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渡過難關; 那種鋪天蓋地的場景,哪怕是嬴政看了也為之震憾。 “秀能設想到的最佳答案嗎?” 劉秀聞言,先是一驚,倒是沒想到城主居然會反問他。 他想了想,很快就認真的回道:“回稟城主,秀覺得,面對這種人力無法阻止的事情時,只能加強朝廷的預防工作。” “然后,如果災害發生的時候,則需要朝廷調集到足夠多的糧食,去拯救每一個受災的百姓。” “最后,再調集整個天下的力量,完成災后的重建工作。” “這一點,需要國庫有足夠多的開支去支撐,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空言。” 很標準、很官方的回答。 但由此也看得出來,這是在漢朝之時,能做到最極致的一步。 畢竟,不能以兩千年后的標準,去要求兩千年前的人。 嬴政聞言,微微頜首。 這是華夏數千年來,由無數經驗教訓所總結出來的最佳答案。 當然,這個最佳答案的前提就是,朝廷經足夠強大的富裕。 畢竟,每一次自然災害的發生,對當朝都是一次重大的傷害。 聽到這里,無論是劉邦、劉徹,還是后世的李世民、李治、朱元璋等皇帝,都點頭認可。 哪怕是站在天空中的曹操、王莽、朱棣、武則天四人,看向劉秀的目光也變得和善了起來。 在與自然災害的對抗之中,哪怕是不同的時期,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就沒有讓人失望過。 只要有一口吃的,只有還能喘氣。 人們就絕不會放棄生存的希望,都不會放棄重建家園的希望。 無論是哪一朝,哪一代,都依然如此。 應該說,華夏民族對于這片土地的熱愛,是銘刻到骨子里的。 “哦,能具體一點么?” 嬴政接著引導道。 “比如說,如何加強朝廷預防?又怎么做到拯救受災的每一個百姓?要花多大的力氣和代價,去完成重建工作?” 如果能引發在場的皇帝們,讓他們在處理天下大事的時候,多一份職責,少一份放任;多一份鼓勵,少一份訓斥;多一份關心,少一份隨意;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責備;多一份賞識,少一份自棄... 那他舉辦這次入城考核的預想,就算是超標完成了。 “嗯?” 聽到這三個問題,劉秀的眉頭皺了起來,臉上也沒有了之前的從容。 他開始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腦海瘋狂的運轉。 這三個問題,已經不再是廣而泛的空話,而是具體的措施。 “加強預防,拯救百姓,災后重建...” 城主嬴政的三問,也問到了場中所有的皇帝。 他們也下意識的思考了起來。 畢竟,身處于一國之君的高位,就必須要具備處理天下大事的能力。 就算是暫時缺乏這些能力,也沒關系,抓緊機會學習才是正理。 如果不重視、不在乎,那才是對天下百姓的不負責,對江山社稷的不負責! “回城主,如何加強朝廷的預防工作...” 劉秀思慮了一下,回道:“秀認為,應該加大天下官員的災害預防培養,同時,在災害發生之前,準備足夠多的糧食,能讓百姓支撐到朝廷的救援到來。” “以及...以及...” 想了半天,似乎在組織語言,尋找足夠多的預防措施。 然而,以他的見識,也只能想到這里了。 “抱歉,秀實在想不到更好的答案了...” 劉秀的臉色有些發白,坦誠了自己認知的不足。 “那災害發生之后呢,又該如何處理?” 嬴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災害發生之后...” 劉秀接著回道:“朝廷應該委派欽差大臣全權督辦,統合各個部門,籌集人力物力,組織救災事宜!” “同時,要對那些此次災害之中的貪官污吏、不法商人給與嚴懲,獎勵那些貢獻突出的官吏,甚至是普通百姓!” 很顯然,對于這一點,劉秀頗有心得。 “甚至...”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如果有必要的話,朕可以親自前往災區督辦!” “咦,這豈不是另類的御駕親征?” 聽了劉秀的話,李世民目光一閃。 “好你個劉秀,居然從永樂大帝的事跡中得到了啟發,走到了我們的前面!” 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 “舉一反三,不愧是光武帝啊!” 其他皇帝很多都對此表示贊同,并對劉秀佩服不已。 “要御駕親征,安撫那些賤民?” 有贊同的,自然就有反對的,乾隆一聽,不自覺地眉頭一皺。 心里膩歪得很,劉秀這個家伙,也太會表現了。 可恥! “那最后一個呢,災后的重建工作又該如何展開?” 看了一眼劉秀,發現這小家伙果然很秀,連親自前往災害現場都能想到。 嬴政倒是對他高看了一眼。 不管是做秀還是出于本心,能說出口本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災后重建...朝廷應該給予受害百姓一些錢財和糧食,再減免他們的賦稅。” 劉秀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這樣一來,就可以幫助他們渡過災害,重建家園。” “還有么?” 嬴政問道。 “回城主,沒有了!” 劉秀很光棍的承認:“這已經是秀能想到最好的方案了。” 其他皇帝都點了點頭,對其所說的方法表示認可。 劉秀的回答,已經很標準了。 其實,無論是哪朝哪代,在處理災害的時候,所采取的措施都相差無二。 畢竟,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不是國天下。 “好吧,既然如此,那朕就和爾等說說,最佳答案是什么吧!” 面對著在場皇帝們好奇的目光,嬴政不再猶豫,為他們講解。 “首先,預防工作!” 嬴政目光一動,光幕上自動顯示出畫面。 “第一,成立應急應災預防部門,此部門上到朝廷下到各郡縣,皆設有分部!” “其中的人員,應該當有專業的水利、防火、防旱、防寒、防疫、地震等方面特長的專家主職或是兼職組成。” “朝廷也應當為該部分配備相應的如地動儀、欽天監...等人員、錢糧、物資一應供給。” “同時,官府應當發動當地鄉紳、百姓不定期參與到災情的監測、預防訓練之中。” “不定期組織百姓在廟會、集會、農閑之時,宣傳講解災害的預防和處理辦法等活動。” “這樣做,可以讓民眾知曉一些基本的災害自救、逃生等相應知識,以便做到盡最大的可能避免人員損失。” “然后,根據相應的天氣情況,譬如暴雨、干旱等,對治下百姓進行相應的預防工作,積極準備應對或許有可能來到的災害。”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對當地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山坡、地面、河堤、房屋、山林等設施,進行定期的修繕和維護。” 伴隨著嬴政的講解,光幕變成了一塊黑板,將他所講的話都詳細的列了出來。 一條一條,很是詳細。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一目了然。 當然,有無數的百姓都不識字,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但光幕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哪怕是一個字都不認識,卻仍然能讓觀眾們看懂。 它能自動將其轉換成觀眾能理解的意思。 然而,正是因為所有人都能看懂。 所以,在看到嬴政講解的內容之后。 他們都懵了。 這一系列有組織、有條理的災害預防理論,將所有人都給看懵了。 在場的皇帝們,以及其所在世界中的文武百官,江湖俠客、文人墨客,以及普通百姓們。 有一個算一個,統統都懵逼了。 這種來自數千年后的救災知識,瞬間就打破了他們的三觀,讓他們不由得懷疑人生。 “還有,如果朝廷的財力充足,甚至可以給每一個郡縣的應急應災預防部門,都配備足夠多的人員配置!” “接著,如果有犧牲在災害之中的人員,應當給予其相應的榮譽,以及保障其家屬的生活水平。” “給予相應的身份以及幫助,可別讓英雄流血犧牲又流淚。” 然而,在所有人都懵逼的情況下,講解還在繼續。 巴拉巴拉的講了一通之后,嬴政才停了下來。 當然,更為深層次的東西,他并沒有講。 后世那種制度,在眼前這些皇帝所屬的時代,根本就行不通。 所以,也沒必要講出來,講了出沒用。 不得不說,后世那個時代,雖不能說盡善盡美。 但其面對各種情況時,所爆發出來的凝聚力、團結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人們彷徨著,翱翔的雄鷹磨破了鷹爪! 人們祈禱著,逆流的大魚搖擺著魚鰭! 人們絕望著,草原的孤狼舔舐著傷口! 人們歡舞著,九天的神龍發出了龍吟! 春去秋來,悲傷,震撼,惶恐,不屑,傲慢,圍繞著人們身邊。 天!壓不垮這抹紅色! 地!撼動不了華夏民族! 英雄,不是一個稱號;不是一種職稱;不是一座高山! 而是一種信念;是一片希望! 人們渴望著平靜! 人們回想著幸福! 華夏民族,天壓不垮,地撼不動! “這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啊,真的可以做到嗎?” 許久之后,回過神來的劉秀不由得喃喃自語。 這一刻,哪怕是淡定如他,也被震撼到了。 “是啊,這根本就做不到!朝廷哪來的這么多錢財供養如此多的人員?” “更不用說,就算是有足夠多的財力,又去哪里找到這么多的專業人士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