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朝廷所能辦得到的?” “無法想象,如此完整完善的災害預防措施,真會能存在!” “如果真的有如此充分的準備,那想來即便是有災害來臨,也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吧?”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上至劉徹、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康熙等皇帝,下至房玄齡、王安石、張居正文武大臣,再到各世界的讀書人,以及天下百姓。 面對如此美好的設想,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們無法想象,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王朝,才會具備如此專業的部門。 城主嬴政所描繪的應急應災預防,瞬間打開了所有人的眼界,給眾人描繪了一個宏大、美好的世界。 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投入的人力、物力,是難以想象的。 完全可以說,這就是一個深不可見底的無底洞。 說的難聽點,如果一百年都沒有碰到災害發生呢? 那這一百年,得的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 哪怕只是粗略的計算一下,那都是一個天文數字,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哦,爾等都認為不能辦到?或者說,此舉完全是多此一舉、浪費錢糧嗎?” 聽到下方的議論,嬴政微笑著問道。 “倒也不是說浪費,而是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我大漢朝廷根本就承擔不起啊!” 劉邦聞言,有些失落的搖了搖頭。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盡管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大漢已經全面恢復了繁榮昌盛。 但也不足以支撐,在整個天下的所有郡縣,都設定一個所謂的應急應災預防部門。 甚至是,為這個部門配備上一應相關人手以及物資。 如果這樣做的話,那么剛剛發展起來的大漢,將會瞬間就回到剛剛建立的貧困之初。 沒必要,真的完全沒必要。 “是啊,承擔不起啊...” 其他皇帝們都點了點頭,應和道。 他們都在心里算過一筆賬,雖說不是很準確,但大概也推算出了其中需要消耗的財力。 富裕些的王朝,咬咬牙或許能吃得消。 而那些窮一些的王朝,卻是砸鍋賣鐵也辦不到啊。 “回稟城主,以我大漢目前的情況來看,雖說咬咬牙能辦到,但那些如欽天監、水利官員等專業人士,真的很難找到...” 劉秀想了想,搖搖頭道:“就算是成立了這個部門,也找不到足夠的人手!” 嬴政不由得笑了。 總算是動了腦筋,也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沒有這樣的人員,你不會想辦法培養嗎?” 掃視了劉秀以及在場的皇帝們一眼,嬴政質問道:“你們是皇帝,是一國之君!” “面對這種問題,不是想著怎么推諉,而是想辦法解決!” “教育乃百年大計,學堂里不僅僅要傳授儒家文化,還可以傳授多方面的知識。” “為朝廷培養人才,才是學堂存在的意義!” “如果沒有這樣的學堂,難道你們不會下令創辦嗎?” “而且,這是事關天下百姓興亡的國之大事,面對困難,哪怕是咬著牙,也要想辦法解決!” “人口,才是一個國家乃至于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難道伱們想要眼睜睜的看著災難的到來而無能為力嗎?” “目睹治下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而無能為力嗎?” .... 城主始皇帝嬴政的一番話,令在場所有皇帝都沉默了。 人口,是一個國家乃至于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這一點,他們都心知肚明。 有人,才會有一切。 沒人,說什么都是虛妄。 歷朝歷代,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無不看重天下百姓的人口發展問題。 《禮記》一書提出:婚嫁年齡男為20歲、女為15歲。 但各朝各代的年齡略有差別,每個時期的規矩都稍有不同。 晉朝時期: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意思是說,女子到了17歲不嫁者,地方衙門會為其強行婚配。 唐代規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明代則是: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聽嫁娶; 所以,各朝各代無論男女的結婚年齡都很早,女子大都在15至17歲左右嫁人,根據朝代不同而變化。 唐太宗時期,女性婚嫁年齡為15歲,漢代則在13至16歲之間,而在南北朝時期平均出嫁為13歲,其中陳宣帝的柳皇后,11歲就出嫁。 每逢戰亂,更有強行為寡婦再行配婚的例子。 這是為什么? 還不是為了多生育人口么! 古代醫療條件差,并且疾病傳播快,所以新生兒的成活率不高。 這就使得天下人口預備少,勞動力和軍隊能力就會削弱。 冷兵器時代,人口數量能決定很多東西,尤其是在爆發戰爭的時候。 再加上,那時候的生活環境較為惡劣,并且醫療條件也差,一場瘟疫就能奪走無數人的生命。 這就造成,總體的人均壽命較短。 正是種種原因,無不證明,無論何朝何代,上至一國之君,下至文武百官,無不重視人口數量的問題。 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想如城主所言的那般,設立一個應急救災的部門。 平時多訓練預防,在關鍵時刻能力挽狂瀾,拯救萬民于災難之中。 但問題是,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敢問城主,這天下間,可真有設置了應急救災部門的王朝存在?” 沉吟了一會兒,劉秀拱手問道。 “當然有,若是沒有的話,朕也不會說這個問題了!” 看著眼前的皇帝們因為時代所限,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嬴政擺了擺手。 下一刻,直接播放影像。 說的再說,不如事實證明來的有力。 光幕上再次亮起了影像,觀眾們也都熟門熟路抬頭看了過去。 【這是平常的一天,一條大馬路上,人來人往,車流如龍。】 【這時,一輛小車突然加速,好似不受控制般,向著路邊的人行道上駛去。】 【而那個方向,越過欄桿之外,是一條河。】 【路人驚慌,呼叫聲四起。】 【不出意外,那輛失控的車子瞬間軋穿護欄,躍入河中。】 【“快救人,快打電話報警!”】 【四周的群眾這才反應過來,脫衣服的脫衣服,報警的報警。】 【很快,就有人跳入河中,向那輛車落水的方向游去。】 【嗚嗚嗚的聲音傳來,救援車輛很快就趕到現場。】 【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砸開車窗,救出了落水小車內的人員。】 【圍觀群眾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伴隨著影像的播放,旁白的講解讓觀眾都看懂了這個影像的意思。 在遇到這種突發事故時,哪怕是路人都知道該如何處理。 該報警的報警,該救人的救人。 雖說小車落入河中損失慘重,但好在車上人員沒有性命之憂。 如此迅速,如此高效,著實讓一眾觀看者震驚。 以小見大,足以反應這個王朝的應急救災觀念深入人心。 影像接著播放,都是那種時間很短的小視頻。 無一不是那個未知王朝(國家)中最平凡的一角,各式各樣的自然災害、突發險情。 但在衙門所設應急救災部門人員,以及普通百姓的齊心協力下,完美的應對。 雖說損失了些許財物,但卻盡最大可能去挽救受災群眾,減少人員傷亡。 這一幕幕,無一不讓在場皇帝們,以及他們身后世界的百姓們,目瞪口呆,震驚萬分。 畫面終于結束了。 觀眾們都還沉浸在影像之中,沒有回過神來。 因為,這些影像,對于這些觀眾來說,太過震撼,過于先進,過于深刻。 他們從未見到過這種場面,他們也從未想到過。 在災害面前,人力可以如此渺小,也可以如此偉大。 億萬人齊心協力,便可爆發出足可撼動天地的力量。 這種震撼,甚至超越了他們建立無上功績的成就感、滿足感,超過了一切所帶給他們震撼的東西。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凡人也可爆發出比肩神明的力量。 別說在場的皇帝們了,就連他們身后的億萬百姓們,亦無不大受震撼。 “皇帝劉秀,你可還有疑問?” 等了許久之后,讓眾人消化完這些東西的嬴政再次問道。 “沒有了,多謝城主讓秀看到如此振奮人心的一幕。秀已經沒有疑惑了。” 劉秀搖了搖頭,對著上方深深的一拜。 “接下來,繼續公布成績...” 接下來,除了少數幾位,大漢朝的皇帝們成績大都平平無奇。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之前的解答太過震撼,他們都沒有再提出過疑問。 成績一個個出現,皇帝金榜上的名字也一個個增加。 “下面,是漢靈帝劉宏,東漢朝第十二位皇帝,華夏皇帝史上的第三十二位皇帝!” “十三歲登基,在位二十一年。他是歷屆皇帝中最會做生意的皇帝,公然賣官鬻爵,大肆斂財...” “黨錮之禍、宦官亂政、黃巾之亂...” “他的一生,是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是彰顯大漢最后余輝的一生,是...” “漢靈帝劉宏,分數12,最終評定為,差!” 隨著嬴政的述說,光幕上出現了漢靈帝劉宏的一生快剪視頻。 ......... 洪荒世界。 人祖天,李洛的道場所在。 “嗯...道友請進!” 睜開眼來,李洛的雙眼格外明亮,有如滿天星辰般耀眼。 冥冥之中,他感應了鴻鈞的到來,當即破關而出。 果然,隨著李洛的話音落下,人祖天的入口敞開之后,一名老道跨步而來。 老道正是天道之主鴻鈞老道。 “鴻鈞道友來了,快快有請!” 見鴻鈞的到來,李洛站起身來相迎。 “人祖道友,許久不見,冒昧來訪,打擾了!” 兩人寒喧了幾句,客隨主便坐了下來。 “道友的來意,吾知矣!” 掐指一算,李洛便明白鴻鈞所來為何。 他低眉垂眼,令人看不清表情。 “一元會一劫,五萬元會一量劫,四億八千萬量劫便是無量量劫!” 鴻鈞白了他一眼,暗罵一聲小狐貍,悠悠說道:“天數如此,徒夫奈何?” “人定勝天!” 李洛睜開眼睛,吐出了四個字。 “道友身為人道之主,何必與老道打機鋒?” 鴻鈞搖了搖頭,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反正我不同意!” 李洛聞言,笑道:“元會劫也好,量劫也罷,我人族何曾怕了誰來?” 頓了頓,他加重了語氣,說道:“有種就放馬過來!” “嗤,道友,這樣說就沒意思了!” 鴻鈞嗤笑一聲,道:“老道找你是商量解決問題,而不是找你的麻煩!” “話雖如此,但我絕不會拋棄任意一個族人!” 李洛仍舊是堅持己見,絲毫沒有動搖。 自感應到鴻鈞的到來,他掐指一算,當即便知道了鴻鈞的來意。 正如鴻鈞所說,眼下,巫妖量劫之后的第一次大劫即將降臨。 鴻鈞找到李洛,也是商議如何渡過大劫。 別誤會,并不是說在此劫之中他們二人會有生命之危。 一元會一劫,五萬元會一量劫,四億八千萬量劫便是無量量劫! 一個元會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五萬元會是六十四億八千萬年。 元會劫,金仙以下者皆有隕命之危。 量劫者,非大羅者皆入劫中。 證道圣人者,無量量劫不隕,萬劫不磨,永恒自在。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劫難,是怎么來的? 為何會有大劫、量劫之說?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好好說道說道。 無論是小世界,還是小千、中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將其看成一個生命體。 而只要是生命,就一定會有生死輪回、生老病死。 而洪荒世界雖然是永恒真界,但卻依然不例外。 如人體一般,到了一定的年紀,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病癥。 寄生蟲、營養不良、慢性病等等之類的病證。 又比如是一臺機器,運行的時間長了,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磨損。 而以世界來看,小世界中,普通人欲望無窮,人類所能獲取到的一切,都是世界的賜予。 然而,人類行事無不在時時考慮如何利己和對自身私欲的滿足,最終導致對世界的過度索取與破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