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番外七】-《朕》


    第(1/3)頁

    費映環(huán)是從浙江的江山縣,走陸路進入江西地界的。

    沿途驚動官員,府縣官吏紛紛出動。

    廣信知府早早得到消息,備上船只去玉山縣恭候。玉山知縣迎送到縣界,上饒知縣無縫銜接,而鉛山知縣早已在鵝湖鎮(zhèn)東邊等待。

    放在新朝創(chuàng)立之初,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不準地方官吏興師動眾去迎接權貴。

    三十多年過去,官場陋習復生,趨炎附勢又變得習以為常。

    上饒水驛。

    費映環(huán)已經八十多歲,抵達驛站之后,并未下船游玩。

    知府侯昌也不敢胡亂打擾,只隨船在旁邊候著。鄰近傍晚時分,縣丞靠船過來說:“縣尊,一房先生請來了。”

    “快請!”侯昌連忙說。

    費映環(huán)在家鄉(xiāng)的老相識,陸陸續(xù)續(xù)都已病逝,如今只剩這位“一房先生”。

    此君名叫王鄘,字孟侯,號一房。

    崇禎四年,費映環(huán)、胡夢泰、王鄘等同鄉(xiāng),曾經結伴進京趕考。費映環(huán)和胡夢泰都落榜了,王鄘卻考上了進士,明朝滅亡時已經擔任山東省參議。

    當時山東糜爛,王鄘這個參議毫無實權,干脆直接掛印歸鄉(xiāng)。可大明還未滅亡,王鄘拉不下臉投靠“逆賊趙瀚”,便在鄉(xiāng)間設立私塾教書。沒教兩年書,鄉(xiāng)下愿讀書的孩子,都進了官方小學校,王鄘只能在家耕讀度日。

    直至新朝思想開放,講學之風興盛,潛心修學多年的王鄘,終于在上饒縣開宗立派。

    “公爺,一房先生前來拜見。”

    “王孟侯?快快有請!”

    八十多歲的費映環(huán),身體居然還挺利索,由健仆攙扶著,手拄拐棍親自出艙迎接。

    王鄘比費映環(huán)年輕幾歲,一身布衣,靜立船頭。

    兩舟接近,王鄘拱手朗聲說道:“靈翁,好久不見!”

    “賢弟快請上船喝酒!”費映環(huán)高興道。

    費映環(huán)六十多歲的時候,在杭州靈隱寺建了別墅,自號“靈苑居士”、“靈叟”。他在學術上沒有開宗立派,專攻史學、文學、書法和繪畫,還參與編撰《民始全書》,在大同新朝的學術界也算名聲響亮。

    王鄘當即被邀請上船,知府侯昌也搭了便車,其余弟子和官吏皆在旁邊船上候著。

    “請坐,侯知府也請。”費映環(huán)心情愉悅。

    “多謝老公爺!”侯昌小心翼翼坐下,半個屁股懸在空中。

    婁氏也被侍女攙扶過來,王鄘和侯昌連忙起身拜見:“老嫂子(老夫人)安好!”

    “都坐吧。”婁氏滿臉微笑,親自給他們倒茶。

    費映環(huán)問:“賢弟身體可好?”

    王鄘回答說:“還過得去,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費映環(huán)有些惆悵:“唉,當年趕考的上饒士子,如今就只剩你我二人了。我記得,我們一起進京考了三次,我跟老胡(胡夢泰)一起考了五次。”

    王鄘笑道:“本來該四次的,崇禎元年那回,我臨行前生病了。”

    費映環(huán)也笑起來:“就是那回,我在北京也病了。卻沒曾想,因病耽擱時日,回來的半路上,居然遇到了當今陛下。那個時候怎能料到,隨手帶回來的小娃娃,做得出這等改朝換代的大事。”

    “此天命也!”王鄘奉承道,“也是靈翁的福氣,更是費家歷代賢者留下的福蔭。”

    費映環(huán)得意的捋著胡子,點頭說:“當年一次次趕考,就想弄個官做。最后實在沒法,只能花錢買了個知縣。但這數(shù)次落榜,也非沒有收獲,沿途體悟百姓疾苦,不再是閉門苦讀的無知書生。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今仗劍遠游之風更甚,年輕學子趕上了好時候。”

    王鄘附和道:“是啊,現(xiàn)在的小年輕,真真趕上了好時候。天下安定,沒有草寇肆虐;百姓富足,糧價也穩(wěn)得很,出門比以前容易多了。最近聽說,贛江有了那什么蒸汽船,可以燒著煤炭日行千里。”

    “日行千里只是虛言,二三百里卻是有的,”費映環(huán)笑道,“只需船工往鍋爐里添加煤炭,蒸汽船就能無風自動。聽說還在改進,指不定往后船速更快。另外,還得沿途修建煤站,沒有煤炭就跑不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夏河县| 日照市| 进贤县| 从化市| 高陵县| 庄浪县| 美姑县| 叙永县| 大新县| 阳谷县| 东明县| 江源县| 津南区| 洛浦县| 灌阳县| 桂东县| 长武县| 连平县| 宝山区| 阿克陶县| 井冈山市| 大名县| 宜黄县| 临潭县| 上杭县| 正宁县| 滦平县| 龙山县| 黔西| 叙永县| 财经| 五家渠市| 长泰县| 宜丰县| 正安县| 民丰县| 襄汾县| 新田县| 昭觉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