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朕》
第(2/3)頁
知府侯昌突然插話:“廣信府這邊,已在籌劃修建煤站了,兩三年內必可通蒸汽船?!?
費映環點頭道:“如此甚好?!?
突然,費映環又問:“賢弟子孫,可有在做官的?”
王鄘搖頭感慨:“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都不是什么讀書的料,只能去考吏員做些雜事。倒是有一乖孫,前幾年中了末榜進士。那小子能吃苦,主動請調蝦夷縣,跟島上的土著打交道,如今已做了蝦夷知縣?!?
費映環問:“蝦夷縣我聽說過,就是日本北邊那個大島?”
“然也,”王鄘詳細講述,“島上分為三股勢力,一為蝦夷野人,二為日本移民,三為漢人移民。我那乖孫兒來信,他在蝦夷縣引種水稻,島上各族百姓皆順服。那里以前是不產米的,今后就有大米吃了,且口感上佳,種出來的大米皆為良品?!?
費映環贊許說:“此大功一件,賢弟養了個好孫兒。”
又聊一陣,王鄘說:“靈翁,天色已晚,移駕寒舍住幾日如何?我有一方大池塘,養了許多鯉魚草魚,飲茶垂釣說不出的愜意。”
費映環婉拒道:“我這次回鉛山定居,有的是時間閑游,鵝湖鎮挨著上饒,待安頓好了再去?!?
“那咱們就約好日子,”王鄘笑著說,“屆時再請周邊的耆老和名士,一邊釣魚飲茶,一邊吟詩作賦?!?
費映環笑道:“此亦美事?!?
眾人移步至甲板,費映環極目遠眺,在昏暗的江面上,隱隱可見漁火如豆。
知府侯昌趁機訴說政績:“老公爺容秉,如今這廣信府,可謂是物阜民豐,人丁比崇禎年間翻了兩番。人口雖多,百姓卻能得溫飽。家中田地不夠的,都進了茶廠和紙廠。特別是紙廠,廣信府諸縣所產紙張,放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另外,如今商業大興,廣信府又是四省通衢,只這貨物運輸就能養活無數人口?!?
費映環點頭說:“實屬不易。我還記得年輕那會兒,大約每過十年,就要鬧一回饑荒。鉛山縣還立了座白菜碑,知縣帶著百姓一起啃白菜 起啃白菜,勸導富戶捐糧救活了無數饑民。”
王鄘笑道:“全賴陛下開拓之功,海外已有多個產糧地。每年無數糧食運回,沿海數省皆不愁吃的,糧價也日漸穩定下來。不像前明那會兒,每年漕運耗費無數,南方各省糧價跟著漲?!?
“天下太平,百姓安樂,開疆萬里,四海歸服,此自古未有之盛世?!敝畈^續拍皇帝馬屁。
王鄘笑道:“若非我已老邁,怎也要去北海、蔥嶺、大宛看看。特別是北海的屬國城,看報紙上說,去年建起了蘇武廟,蘇屬國泉下有知亦可安息了。”
當夜,王鄘在船上歇息,翌日清晨拜別歸家。
費映環和婁氏繼續坐船西行,當天中午抵達鵝湖鎮,消息迅速在四里八鄉傳開。
費氏各宗子弟集體出動,扶老攜幼前來迎接,附近百姓也紛紛來瞻仰老公爺的風采。
“老爺,可還記得我?”一個老丈由孫輩攙扶著上前。
費映環有些老花眼,戴上眼鏡仔細端詳,隨即欣喜道:“你是……劍膽?”
劍膽笑道:“就是我啊!”
費映環問道:“琴心和酒魄可還在?”
劍膽傷感道:“都已經沒了?!?
“是啊,你們年紀也不小了。”費映環嘆息。
琴心和酒魄的后人,紛紛上前拜見,費映環和婁氏都跟見到自己的兒孫一般,怎么看都覺得格外親切。
費文蔚突然在人群外嚷嚷:“老公爺,老公爺……你們快放我過去!”
這貨一番折騰,終于獲準拜見,但他的叔伯們卻沒啥好臉。當然,家丑不可外揚,酒魄子孫們打官司分家產的事情,不可能鬧到費映環面前。
婁氏掃了一眼,指著那群孟加拉人問:“這是你買來的仆從姬妾?”
費文蔚端端正正回答:“回稟老夫人,晚輩閑不住,便去了孟加拉闖蕩。已在孟加拉那邊,白手起家掙得良田萬畝,這些都是晚輩從孟加拉帶回的,明年還要帶一些同鄉去孟加拉發財。”
費映環贊許道:“有志氣,有義氣,孫輩這般出息,酒魄也能含笑九泉了?!?
此言一出,知道費文蔚底細的鄉鄰,紛紛掩嘴偷笑,同時又對其羨慕無比。
費映環當年兄弟四人,四弟封侯定居湖南,幾乎沒怎么回來過。
另外兩個兄弟已經病逝,留下一群不成器的兒孫,此刻就住在鵝湖費氏老宅里。不說大富大貴,日子還算富裕,其中一個紈绔子弟,還因為毆人至死流放雪區——若非看在費家面子上,早就秋后問斬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广汉市|
乃东县|
介休市|
科技|
巴青县|
谢通门县|
深水埗区|
新营市|
大足县|
长宁区|
乌苏市|
内江市|
建宁县|
杭锦旗|
仲巴县|
湖南省|
达拉特旗|
文昌市|
行唐县|
富蕴县|
卢湾区|
长垣县|
芜湖市|
兴业县|
拜城县|
珠海市|
巨鹿县|
招远市|
巫溪县|
蒙山县|
鄂尔多斯市|
绥滨县|
玉山县|
读书|
北票市|
孝义市|
望江县|
盖州市|
顺昌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