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有任何人敢說話,甚至連呼吸都暫時緊閉。 因為精巧大師,正閉著眼睛,用手搭在耳朵旁做傾聽狀。 當悠揚的撞擊聲消失,精巧大師又跳到了另外一邊,重新敲擊了一下動力軸。 “這也能叫動力軸?中間竟然還有暗傷,問題就出在了它身上。” 精巧大師一副嫌棄的樣子返回施工架,沖著那些伸著脖子,等待教誨的工人和技術員道:“如此垃圾的動力軸,是誰負責生產出來的?” 連同李華星在內,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一名身穿灰色工作服的技術員。 他們已經對精巧大師的能力無條件信任,只憑一把羊角錘,就能聽聲辨別出主軸里面有暗傷,這是何等的神技? “老板……我……”這名年紀不大的技術員臉色漲紅,吞吞吐吐地說道:“動力軸的精度沒……沒問題,我敢保證。” “工人們的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生產工序操作,精度不會……有問題啊。” “巧大師!”總工程師王才器這時候不停的抓頭上銀灰色的頭發,同樣也是一臉費解:“主軸精度不夠的話,應該直接卡死,一步也走不動,可它明明跑了十多公里呀。” “你們對精度的要求,低的讓我感到絕望……”精巧大師直搖頭。 “不過問題不是出在精度上,雖然精度只達到了最低能走的要求。” “用的材料太垃圾,加工手法太垃圾,淬火太垃圾。”精巧大師摸了一把動力軸:“動力軸中央的直流電機,工作時候產生的熱量逐步累積,讓動力軸產生了輕微的熱膨脹。” “你們肯定沒計算過主軸的熱膨脹系數,同時也太高估了這臺直流電機的質量。” 熱……熱膨脹系數…… 總工程師王才器如遭雷擊,身體劇烈顫抖,比一朝悟道的修道人還要激動。 一語點醒夢中人! 怪不得啟動時候一切正常,跑了十多公里才出現卡死現象。 等他們把礦用車開回車間,大卸八塊研究時候,動力軸的溫度早就降了下來,自然測不出任何精度誤差。 生產190噸級礦用車時候,是直接購買的國外成熟技術,這個問題,從未出現過。 自主研制的240噸級,主軸的材料,也一直用的是190噸級的主軸材料,那么罪魁禍首自然是直流電機。 只要在直流電機的散熱問題上下功夫,便可以讓卡死問題迎刃而解。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大型礦用車都是發動機,帶動發電機工作,然后產生巨大的電量,帶動后軸上的直流電機。 190噸級礦用車的直流電機,和240噸級的直流電機必然是兩種設計。 那么只需要重新設計一下直流電機…… 怎么設計呢…… 總工程師王才器剛準備抓耳撓腮,手剛碰到頭發,就忽然垂下來猛拍大腿。 世界級的大師就在眼前,自己竟然還想班門弄斧去設計電機…… 哈哈~ 只是他董事長,這次要大出血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