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1/3)頁

    “永樂元年,征屯田子粒兩千四百三十五萬石,至永樂十年,征屯田子粒僅有九百一十二石了。”

    “至今又四十載,楊王可知,現(xiàn)在屯田子粒,只有多少?”于謙想要解釋清楚陛下的政策,就得從大明的一項稅賦開始說起。

    屯田子粒,曾經(jīng)是大明軍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根由之一。

    永樂初年軍屯約有六千多萬畝,但是到了永樂十年,就只有不到三千萬畝了,而且多為貧瘠之地,年年欠賦。

    “多少?”楊洪面色凝重的問道,糧食是大明軍隊?wèi)?zhàn)斗力保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顛不破的道理。

    于謙頗為感觸的說道:“不足四百萬石,屯田子粒,數(shù)年以來,已徒有虛名。”

    “某曾在陜西、山西但任巡撫,楊王可知,長安直抵獨(dú)石一帶,田連阡陌,耕獲頗豐,某就四處詢問,則皆鎮(zhèn)守、總兵、參將并都指揮等官,占為己業(yè)。”

    “但這不是大頭,縉紳、巨賈侵占之后,與地方官員勾結(jié),民風(fēng)彪悍之地,火并連連,春秋糧稅,真的會打起來。”

    于謙說完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洪,他為何要跟楊王單獨(dú)說這個問題?

    石亨在大同占山為王,大肆侵吞軍屯,石亨做了,楊洪就不做嗎?

    楊洪剛剛到宣府上任不到一年,手下就有了一千三百多頃的膏腴之田,什么是膏腴之田,就是肥的流油的田地。

    楊洪立刻就聽懂了今天這談話的重點(diǎn)是,敲打。

    他略微有些尷尬的拿起了茶杯喝了口茶,也是頗為無奈的說道:“軍卒逃屯,某也是權(quán)宜之計啊。”

    于謙不懂聲色的繼續(xù)說道:“從長安嶺到宣大薊遼,九鎮(zhèn)之地,軍屯都敗壞如斯,整個大明,又該當(dāng)如何呢?”

    “今日一厘,明日兩分,日拱一卒,最終都是僭越,陛下分外憂心,大明正處于多事之秋,楊王,我們作為臣子,應(yīng)該戮力一心,為陛下解憂才是。”

    于謙既然在這里說,而不是彈劾楊洪,就是不打算擴(kuò)大,而是想讓楊洪自己說出來他想要的內(nèi)容。

    于謙總是偏向溫和的。

    “陛下之決議,我們做臣子的自然是遵從。”楊洪十分鄭重的說道。

    這個時候,再不表態(tài),下一次就不是溫和了,而是都察院連章彈劾,他這才剛封侯,還沒焐熱呢,陛下還未賜下誥券,還不是世襲侯。

    “剛才楊王問某,這敕喻之中農(nóng)莊與軍屯衛(wèi)所,有何異同。”于謙卻反問道:“敢問楊王,這軍士為何逃所?”

    楊洪嘆氣的說道:“皆因為這畝稅二字。”

    “一概以每頃糧十二石、草九束,地畝錢每畝一錢為率,上田一畝地收一石半,下田呢?地土瘠薄,每畝收入不過數(shù)斗。遇到災(zāi)年呢?”

    “均算一下,這每頃六石,草九束,地畝錢,再加上攤派,能完成這天下軍所十不存一。”

    “除了畝稅以外,還有就是一些鎮(zhèn)守、總兵、世家大族、勛臣外戚、縉紳巨賈,他們總是或買賣,或霸占,隱占軍所膏腴之田。”

    “唯獨(dú)那些貧瘠的下田讓軍戶種,軍戶壓根撐不住稅賦,就只能逃了。”

    “僭越朝廷、陛下之權(quán)威,為自己謀取私利,就是眼下軍屯之困局。”

    楊洪給出了兩個理由,第一個就是畝稅,第二個就是侵占,這是兩個主要原因。

    現(xiàn)象出現(xiàn),提出問題,找到原因,其實(shí)天下人莫不知道軍屯逃戶,但是能有什么辦法呢?

    畝稅是朝廷定的,侵占的人是軍戶們?nèi)遣坏萌耍匀恢荒芮终剂恕?

    楊洪占的都是膏腴之田,這些田自然有當(dāng)?shù)氐男⒕矗灿兴謇聿檗k,從一些人手中奪過來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内乡县| 临泉县| 历史| 砀山县| 怀化市| 准格尔旗| 沅江市| 射阳县| 廉江市| 嘉义县| 德惠市| 金沙县| 延庆县| 肥城市| 绿春县| 东乡族自治县| 青州市| 无棣县| 利辛县| 仁布县| 横山县| 霸州市| 抚宁县| 阿拉尔市| 江山市| 隆尧县| 九龙城区| 吐鲁番市| 花垣县| 义乌市| 大庆市| 屏东县| 邹城市| 社会| 汽车| 屏南县| 竹北市| 尤溪县| 措美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