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土,大周,天元。 此為中土唯一的皇朝,也是人道當代最為昌隆的國度中心。 在此地,內外城中,往來皆權貴,有儒道佛三脈高人隱于市井,亦有三教九流匯聚。 抬眼所見,人道氣運沖霄,大道兩側,先天之輩并不稀奇。 舞榭歌臺、雕梁畫柱,隨處可見。 天元之巔,有帝閣佇立,此時正值黑夜,巍峨帝閣之上,天空有璀璨繁星劃過夜空。 東海曾有詩文之道冠絕當代的謫仙人路過天元,見此云霧掩蓋,不見真容的閣樓,曾飲酒感慨過后,徒手留下過一篇膾炙人口,名傳后世的名篇: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自那以后,此坐落于大周帝宮內的帝閣,名聲大噪,后世以摘星冠名。 坐落于大周帝宮,此閣又豈能是尋常之輩,可以登之? 能身處其中者,無不是由周武帝親自首肯,非富即貴。 而今夜,有二人登臨此帝閣,遙望北境群星,皆負雙手,似有心事。 “北境之地,人道大昌,淡紫之氣環繞,想來是有人杰之輩,起勢了。” “上代天機子曾留下過批命,說我大周昌盛至今,已是登峰造極,進無可進,與執掌人道萬方氣運無緣。” “你怎么看?” 在那圍欄前端,身著黑金龍紋便服,身材高大魁梧,眉眼中帶著三分威嚴的男子,未曾回頭,感受著拂面而來的陣陣寒氣,兀自開口。 在他身后,身披八卦袍,須發皆白的老者聽后,淡淡一笑: “陛下心中已有答案,又何須前來詢問于老夫。” “大周立世已是八百載過,雖與那些他方小國并無差別,但其中積累的底蘊,遠不是他們可以及之。” “千秋萬代,與天同壽,與地同君,可并不是說說而已。” “天命這種東西,可信九分,然不可全信,終歸還是要事在人為。” 白發老者的話語落下,那男子背負雙手,卻是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顯然是得到了他的認可。 周武帝看著那天上群星斗轉,感受著自身聚攏的人道大勢,輕嘆一聲: “朕繼位于江山危難之時,有太平之禍攪動四方,弄得天下民不聊生。” “昔日慘禍,今日仍覺歷歷在目,因此數十年來,朕兢兢業業,無一日敢有懈怠,心中所想眼中所念,無不是守著祖宗傳下來的這份家業,將其做大做強。” “設諸子講法,開百脈之學,以培養精英士子,外御強敵,建天策府,以鐵血手段清掃覬覦人族的神魔與異族,自身也未敢有所懈怠,至今數十年武道勇猛精進,雖不知能否叩關天人,但也算是人道絕巔。” “試問我大周,已至如此,萬國朝拜,無論是中土十大圣地,亦或者那東海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無一處可及。” “人道勢力,我大周當為第一,可不知為何,卻仍舊不能執掌人道氣運,朕雖能聚攏大周之運,但卻終歸稱不了人皇,更不可能走得上那人道至尊之位。” “實在是令人不得解。” 周武帝輕嘆,似有疑慮,而一側老者也是神情默然,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事實上,到了他們今日這個境界,是可以察覺出一些東西的。 即使做了百般努力,但周武帝依舊點燃不了那一盞薪火,成為真正的人皇。 走不出這一步,他就只能是大周的帝,卻無法是人族的帝與皇。 出了這大周國境,十洲三島,浩渺天地,他也不過就是一個強大的人而已,沒有人會承認他是一族之皇。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以您之文治武功,歷代先帝之中,能與您比肩者,不過寥寥罷了。” “古天子古人皇,無不是自人族亂世之中崛起,在那種天地沉浮動蕩,而無秩序定規的時代,他們能聚攏人道氣運,成就一世無敵,也是因時代造就。” “當今時代海晏河清,無論是神魔妖邪,在我人道大勢面前都是土雞瓦狗,想來若是效仿先人,也沒法子效仿。” “這點不僅是您,想必所有于同時代崛起之輩,都極難做到。” 遙望北境人道大勢風起云涌,大周觀天閣的龐景豐閣主,如是對著周武帝說道。 “那北境如今尚未統一,陛下,需要外力介入么?” 緊接著,龐景豐看著那如百川入海,但又未徹底成實的氣象,再度問道。 “這倒是不必,師出要有名,況且不過是得了聚攏氣運之法的一名皇者罷了,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未知,又何須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