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一堂課-《重啟激蕩年代》
第(3/3)頁
你讓老子一時不痛快,老子讓你一世不痛快!
打開花名冊,傅松面無表情地說:“現在開始點名?!?
“鮑帥。”
“到!”
“鄧廣武?!?
“到!”
……
點完名,傅松轉過身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上“傅松”兩個字。
“我叫傅松,這個學期將和在座的58位同學一起探討、學習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的名字大家都看到了,只有六個詞。”
轉過身繼續在黑板上寫字,“人、生產力、地理:過去、現在和未來”。
“很簡單的六個詞匯,對吧?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六個詞匯看著簡單,但放到一起卻一點都不簡單。”
“可能有同學會說,傅老師,人是生產力的一種重要要素,你為什么把人跟生產力并列?在座的有沒有人有這樣的疑問?”
“沒有?”傅松搖了搖頭,這屆學生不行啊,洞察力太不敏銳了。
“人固然是生產力的重要要素,但人是有主觀性的,人的主觀性來源于什么?中學政治課上肯定講過,主觀性來源于自我。人的主觀性有什么表現形式?政治課上也有講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知,認識世界。”
“生產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變化,人的自我意識特別是認識世界能力和角度也是不斷變化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作出這樣的推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變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當然也對地理的認識不斷變化的。比如說,工業革命前相當長時期的農業文明時代,受限于生產力的落后,人類的活動半徑……?!?
……
“在不同的生產力水平階段,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對地理空間的認知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同時,人的認知的變化,又反過來對生產力的發展造成了影響。人、生產力、地理空間這三者之間具有一種耦合關系,這種耦合關系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這就是我們這門課要探討的內容。”
“這門課分為三個章節,每個章節4個星期8個課時。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講過去和現在,這門課中的過去和現在分界點是二戰結束。這兩部分的授課形式是我講,你們聽。而第三章的授課形式是我聽,你們講。”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凤翔县|
华阴市|
会同县|
托里县|
蛟河市|
如东县|
上犹县|
寿宁县|
河北省|
河东区|
申扎县|
鄢陵县|
桦南县|
临漳县|
威海市|
如皋市|
石渠县|
鸡泽县|
昌邑市|
陇川县|
建瓯市|
遵义市|
奎屯市|
赤峰市|
新绛县|
海淀区|
永吉县|
宁晋县|
布尔津县|
新竹县|
湘乡市|
喀喇沁旗|
芦山县|
辰溪县|
肥乡县|
富蕴县|
舒城县|
泾源县|
四会市|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