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一拿到軸承,秦瓊和尉遲恭,瞬間就圍了上來。 他們兩個是軍中大將,對于這種能改變戰爭走向的東西,最為敏感。 如今民間的大車,車軸不過是木制的而已。 將極其結實的硬木,壓入特質木槽之中,經過長時間的打磨,讓車軸的交接之處,十分光滑之后,這才會安裝在大車之上。 可即便是再怎么打磨,木頭和木頭之間的摩擦力,還是非常的大。 這樣的車,必須要用大牲口來拉,才能勉強拉的動。 而想要人力操作,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木質的的車軸,極其容易磨損。一旦車上的貨物過重,經常能壓斷車軸,毀了整輛大車。 就這,還非要極其熟練的工匠,才能制作。 即便是軍中,用的也都是這種大車。只不過將“車釭”,換成了金屬的而已。 如今的大唐,全靠這樣的大車,運送糧草。 可史富貴的這輛車,四輪本身就比日常使用的兩輪車要少見上許多。 但無論是從承重,還是前進速度上,對傳統的大車,完全就是一種碾壓。 馱上上千斤的鐵料,行駛之中,還能快逾奔馬,這種駭人聽聞的事兒,誰曾聽說過? 若是如今的大唐,全部都是這種車的話,軍方的后勤運送水平,完全可以說是飛躍一般,邁上了一個極大的臺階。 光是省下的民力,徭役,就能讓民間緩上一口氣來。 李世民拿著“六柱軸承”,仔細的打量著它的結構。 若是只看外表的話,這東西非常簡單。 不過內外兩個鐵環而已,鐵環中間,則是六根鐵柱,橫放在鐵環之間,兩側用鐵架固定。 可捏住了內環,再外圈之上,隨手一撥之后。 “颯!” 一陣鐵柱摩擦的聲音,直接在手上響起。 然后,這軸承竟然開始了不停的轉動。 “哦!” 六只眼睛,緊緊的盯著軸承的轉動。 像是看神跡一樣,看著這東西。 工業產品,帶來的機械美感,就先不說了。光是如同走馬燈一樣,不停的轉動,就讓人吃驚不已。 “嘶!” 數個呼吸過去,這東西,竟然還是轉個不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