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雄鹿隊的首發陣容分別是控衛薩姆.卡塞爾、得分后衛雷.阿倫、小前鋒格倫.羅賓遜、大前鋒蒂姆.托馬斯、中鋒斯格特.威廉姆斯。 王大林擔任首發大前鋒,對位的是托馬斯。 托馬斯身高208CM,體重104KG,出生于1977年2月的他才23歲,正是即將步入自己職業生涯巔峰的時候。 他的身高臂展還有移動速度對位王大林并不會吃虧,身體力量比王大林還要略勝一籌。 而且他和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內線球員不一樣,他的遠射能力相當不俗。本賽季常規賽他場均出手三分3.4次就可以命中1.4個,三分命中率甚高達41.2%,在雄鹿隊不論是產量還是命中率都僅次于雷.阿倫。 本賽季他常規賽場均可以得到12.6分4.1籃板1.8助攻,如果不是近距離和中距離投籃的命中率有點拉胯,他肯定不止打出這樣的進攻表現。 看看他的投籃選擇吧——近距離兩分出手占比10.9%,中距離兩分出手占比17.3%,遠距離兩分出手占比12.4%,加在一起就占了40.6%。 而他這部分投籃的命中率僅有35%,還不如他的三分命中率高。 說起來還是這個時代的鍋,如果喬治.卡爾主教練能讓托馬斯把這些出手機會分一半來投三分,以他高達40%以上的三分命中率,豈不是活脫脫就是一個“翻版”拉沙德.劉易斯? 王大林喜歡在中距離出手,那是因為他投得準,如果不是因為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6.1%,他的整體命中率又怎會只有47.8%? 只看近距離兩分、中距離兩分和遠距離兩分的話,他的命中率可是有53%以上的。 再說了,在這個時代47.8%的命中率可不低了,本賽季卡爾.馬龍的命中率也就49.8%,他整個賽季總共只投了5次三分。 其實讓王大林對比馬龍這類傳統內線球員本身就不是很恰當,畢竟他這個賽季大部分時候都在中遠距離活動,很少殺到籃下去進攻。 只要是個人就知道“越接近籃框越容易進球”的道理,所以如果要橫向比較王大林的命中率,應該對比聯盟里大多數的小前鋒才對。 作為90年代最優秀的小前鋒,斯科蒂.皮蓬職業生涯的投籃命中率也就47.3%,在這個時代已經很牛逼了!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科比職業生涯44.7%的命中率很鐵,如果他是2010年才進入NBA,命中率多半也能接近50%。 NBA聯盟自從2010年之后各隊的防守強度都在逐年衰減,在此之前超級得分手想要在比賽中得分,難度無疑是大很多的。 所以網絡上才會有那么多鍵盤俠說喬丹如果生在小球時代場均可以砍下40分、50分……雖說是太過夸張了,可這種說法還真有點道理! 不要認為喬丹的三分能力太差在小球時代無法生存,他擁有幾乎可以算是歷史第一的籃球天賦,又怎么可能練不出來三分球? 只不過因為他那個年代的籃球理念不同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