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曰本人保留了常用漢字放棄了春節,韓國人正相反,放棄了漢字卻保留了大多數農歷節日,春節和中國同一天,而且同樣重要。 他們也貼春聯、守歲、祭祀祖先、拜年要壓歲錢,區別是春聯是白紙黑字,就像曰本人的慶祝花籃和中國的花圈一樣,讓人感覺有點奇怪。 李英愛在江川的建議下,正在寫一部叫做《熔爐》的電影劇本。 劇情無需提供,因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江川指導了寫作的切入點和劇情架構,其余的李英愛自行發揮。 真實事件是一九九八年,韓國光州一所殘疾人學校的一名男老師和同事一同舉報,他剛入職不久的學校存在虐待與性侵殘疾學生的行為。 一位韓國男律師得知此事后,決心為受害的孩子們討回公道,然而阻力重重,男教師的同事在收集資料過程中被校方暗殺。 男律師和另外幾名法律工作者一直為了這件事努力,結果也相繼遭到暗殺。 重重壓力下,律師也被律師事務所辭退了,然而他并未就此屈服,雖然身患癌癥,仍然帶著三名受害的孩子堅持訴訟。 負責治療這名律師的醫生聽說了這件事后,也決定幫助他,與之一起為正義奮戰。 在堅持訴訟了七年之后的零五年,檢方查明這所殘疾人學校從校長到老師十多人,從一九八五年到零四年期間,均對住宿的七名殘疾學生施暴或性侵。 然而判決結果出人意料,令人難以置信,校長、總務主任因為沒有前科,暗殺沒有任何證據,且與被害者家屬達成和解協議,最終被判緩刑獲釋,最后只有兩個老師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和兩年。 一位受害男學生看到這樣的判定結果,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拉著性侵他的老師撞火車同歸于盡,而另外兩位被孤兒院再次強行帶走。 身懷癌癥的老師抱著死去孩子的照片示威抗訴,結果被高壓水槍沖倒在地再也沒有起來,死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最后只剩下醫生一人繼續維權,但處處碰壁,始終無法將犯罪者繩之以法,最終選擇了自殺。 這個案件非常令人吃驚,然而在韓國社會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直到五年后,醫生生前留下三萬字遺囑被發現,改編成了電影《熔爐》,才舉國震驚。 韓國政府迫于社會各界的輿論壓力,不得不重審此案,國會也因此出臺了未成年兒童保護法《熔爐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