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婚禮(上)青牛白馬-《真桃花石帝國》
第(1/3)頁
中秋終于到了。
孫秀榮穿了一件緋色五品武官常服出門了,今日似乎與往日大不同,李繼勛、耿思都、宇文邕奴都穿著紅色戰袍,一色的赤色大馬,帶著整個穿著紅色戰袍的中營跟在后面。
從怛邏斯城穿過時,街市兩側的居民都自發站在兩側,對于大多數粟特居民來說,孫秀榮自然是殘酷的,如同從石國里接手的突厥人,以及從突厥人手里接手的突騎施人一樣,甫一接手無不在城里掀起腥風血雨的。
雖然都有腥風血雨,但孫秀榮治下的怛邏斯又頗為不同,以前,無論是粟特人、突厥人,抑或突騎施人(實際上還是突厥人,為示區別,便如此區分),一旦接手城池,幾乎都是對城里的粟特貴族、地主恩威并施,頑抗分子自然一殺了之,剩余的優容有加。
他們是靠原來的粟特貴族管轄廣大的粟特平民乃至奴戶的,突厥人不諳農事,不精商事,自然需要粟特人替他們辦理,他們控制怛邏斯后,往往會給粟特貴族封一個“焉洪達”的突厥貴族職位,準許彼等參與政事。
若是真正的大唐進入,多半也會如此,就如同眼下的安西四鎮一樣,鎮守使府、都督府/王府都在一座城池里,還各自擁兵鎮守,唐人管轄自己的府兵,胡人管轄自己的牧戶和農戶。
但孫秀榮明顯是不同的,他一上來就將城里城外擁有大量土地的粟特貴族、地主(實際上就是聞名此時中亞一帶的粟特步軍,只能由貴族子弟擔任)不服從命令的全部斬殺,然后只給他們每戶留下五十畝土地,剩余的土地一部分納入公中成為都督府的官田,事實上是各級官員的職田。
大部分則分給了以前的平民或奴戶,實際上絕大多數是奴戶,在此時的昭武諸國,很少有平民存在,絕大多數都是奴戶,他們有的直接為貴族耕種土地,有的就直接是奴仆。
分了土地后,還按照兩百戶為一個村落讓其集中居住,閑暇時分由府兵對其進行操練。
城里的匠戶也是如此,原本是粟特貴族的奴戶,突厥人接手后對于這些人倒是沒有放給粟特人管理,而是自行管轄起來,五百戶,整個突厥副汗(無論是西突厥還是突騎施,基本上是以碎葉城為王都,汗王帶著嫡長子居住,而以怛邏斯為陪都,讓庶長子居住,這樣的規制被后來逃到這里的回鶻人全部接受了)所轄常備軍的兵刃、甲胄全部出于此。
與以前的粟特人相比,突厥人明顯更加重視農戶、匠戶一些,但與孫秀榮相比就差一些,他竟直接讓這些人擺脫了奴籍!
當孫秀榮騎著以前夫蒙靈察送給自己的紅褐色大宛馬穿過長街時,碰到的眼光大多是歡欣的、熱切的,當然了,也少不了表面歡欣,實則復雜者,畢竟他們的家主或頂梁柱不是死在阿斯哈堡之役,便是死在大校場。
孫秀榮一點也不在乎,昂首挺胸、意氣風發地帶著中營飛過了長街,飛出了城門,來到城外都督府專門用來圈養牧戶上繳牛羊馬匹的地方。
按照大唐的規制,這樣的地方是少不了一個品級不等的“牧監”的,日常放牧雖是少年兵來完成,但對稅賦管理則是由長史府來管理的,封常清也在這里設了一個“牧曹”進行管轄,眼下同樣一身緋色官府的封常清正帶著牧曹一干人等在外面。
“大郎,你接親就好了,為何一定要用一千青牛白馬作為聘禮?這些青牛白馬我可是花了很大工費才從周邊部族弄來的……”
孫秀榮聞言向他身后看去,那里果然拴著一大群牛馬,牛全是青色的,馬匹全部是白色的,后營李進才帶著人手在那里看管。
“封兄,你不知曉,在漠北,凡是信奉薩滿教的部族,特別是東胡部族,篤信長生天,青牛代表天空,白馬代表白云,是長生天的化身之一,最是吉祥不過,大部族王子、公主嫁娶,部族之間結盟,都要用上青牛白馬,當然了,嫁娶時要用活的青牛白馬,結盟時則要殺青牛白馬,用其鮮血盟誓……”
說完此話時,孫秀榮不禁想起了前世自己在大草原縱橫馳騁的模樣,內心的激動一下涌了上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民权县|
颍上县|
肥西县|
顺昌县|
巫山县|
克拉玛依市|
仪陇县|
南昌市|
浏阳市|
临沧市|
沙湾县|
锡林浩特市|
日土县|
达州市|
甘孜|
古丈县|
神木县|
静海县|
伊金霍洛旗|
寿光市|
长顺县|
讷河市|
政和县|
周至县|
吉林市|
曲周县|
四会市|
教育|
嵩明县|
云阳县|
丹巴县|
盱眙县|
平顺县|
马尔康县|
阿巴嘎旗|
含山县|
山东|
南安市|
宣恩县|
衡水市|